试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试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ID:31446694

大小:11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0

试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_第1页
试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_第2页
试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_第3页
试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_第4页
试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摘要]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是其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培养有德行的、全面发展的人。借鉴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要培养体、德、智、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要按年龄分期教学等思想,可以对我国学校德育实施产生如下启示:一是加强公民培养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按照年龄分期教育阶段论,培养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教育观;学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2、0054634(2016)03004403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同时,他在政治学、伦理学、自然科学等方面也有不少著作,堪称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在其著作《伦理学》、《政治学》以及《形而上学》中都有论述。对亚里士多德的德育思想进行研究与分析,可以为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1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  1.1教育服务于政治的观点8  亚里士多德教育观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就是肯定了教育与政治的密切联系。首先,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德行的公民,强调了公民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指出公民作为城邦的

3、一员,其受教育程度直接关系着城邦的兴衰,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只有培养出有德行的公民,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要求。其次,教育必须由国家来掌控,反对家庭或私人教育,主张实现对全体公民的共同教育是城邦的责任,虽然每一个公民属于他自己,但所有的公民属于整个城邦。因此,实现对全体公民的统一关心就是要做到由国家来掌控教育。再次,提出了国家应如何管理好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要达到为政治服务的目的,一要实现教育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基本教育体系,统一教学内容与目标,实现教育体制的规范化;二要将教育立法,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公民接受统一的国家教育,为培养有

4、德行的公民奠定法制基础。这样就能使教育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勇敢、有德行的公民,实现教育服务于国家的目标。  1.2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观8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即实现人的体、德、智、美和谐发展。这一思想主要来源于他的灵魂说,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共有三部分:一是表现在营养和繁殖上的植物灵魂;二是超越各种植物的特性而表现在感觉和愿望上的动物灵魂;三是超越各种动植物的特性而表现在思维或认识上的理性灵魂[1]。植物的灵魂对应的是人在体育方面的发展,体育就是要求加强人在体力方面的锻炼。由于植物灵魂先于动物灵魂而产生

5、,因而身体的训练需在智力训练之前。但同时亚里士多德也指出,反对斯巴达人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残酷、严格的训练,主张体育锻炼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避免过分、过早的锻炼,以免阻碍身体的正常发育,防止变成野蛮人;动物的灵魂对应的是人在德育方面的发展,要求培养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关于如何才能成为有德行的人,亚里士多德则提出“有三种手段可以使城邦内的成员们获得善德:自然本性、习惯、理性原则”[2]。其中人的自然本性属于天性,难以改变,而习惯则会逐渐改变,通过教师或家长的正确引导和耳濡目染,使善德日趋完善,逐步达到理性的高度,使人形成中庸、

6、适度、公正、勇敢的美德;理性的灵魂对应的是人在智育方面的发展,智育,即知识与理性的训练。古希腊历来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如苏格拉底的“知识就是美德”,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这一思想,他提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智育的目的是充分挖掘人理性灵魂的功能,培养人的理性美德[3]。因此,他主张在学校中设置阅读与书写这两大课程。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应付日常生活之需,为参与政治生活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是使学生从中学会掌握真理,发展思维能力,深入思考,获得理性认识。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除了灵魂说所对应的体育、德育和智育这三方面的发展外,亚里士多德还特别强调人在美

7、育方面的发展。他提出学习课程设置里要有音乐和绘画等培养人对美的学习与享受的课程。其中,亚里士多德把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与享受闲暇时光的希望主要寄托在音乐上,他认为实行音乐教育主要有三种功用:“一是在于娱乐和放松,二是可以培养人们的善德,三是培养人们的心灵、促进人们理智的发展。”[2]因为音乐不仅可以供人娱乐、消遣和陶冶心智,还能使紧张的身心得以松弛,心情变得愉悦。但是,亚里士多德要求人们在对青少年进行音乐培育时选择高雅的、有节奏感的音乐,反对让青少年演奏带有职业技巧的乐器,以避免音乐的功利化,保证音乐在陶冶人的情操上的重要作用。通过在体育

8、、德育、智育和美育几方面的共同培养,以期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和谐的发展。8  1.3“效法自然”的年龄分期教育阶段论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要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就必须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原则,也就是教育应当“效法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