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3947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创新是关键。在语文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是灵魂与核心。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这需要教育者转变教育理念,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创新,为学生创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质疑求异,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教育;个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243-01 当今形势下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加以培养已经成为这个时代赋予教师的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
2、需要在各个学科都有所渗透,语文学科亦是如此。那么,如何才能将创新教育更好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对此,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开启创新的大门 假如一名老师有能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他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对求知创新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4可见,学习知识要有兴趣,若学生情绪不高,兴味索然,感知生理器官呈闭滞状态,又何谈创新呢?反之,若学生的兴趣得到了较好的激发,让他们达到了想求明白和想学习的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就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采用灵活多样
3、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开启创新的大门。 二、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 以往的语文教学未能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教师教一篇课文往往是五大快,即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不相关,创新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教师必须改进教法。 1、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鼓励学生创新。 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就是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所以,教师必须改变“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观念,将师生关系变为朋友关系,将“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
4、只要教师的活动,还必须有学生的参与。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动脑、动手及动口的时间与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和谐、融洽,鼓励学生创新,最终让学生勇于创新。 2、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调动,促进学生创新。4 在创新教育中,问题是关键,它能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调动,促进学生创新。因此,要求教师要善于提问题。要将这项工作做好,必须注意以下三点:(1)质疑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不能随心所欲,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2)质疑要能促使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设计科学的疑难问题,严密但也需要兴趣盎然,避免呆板枯燥;(3)质疑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所谓难度,就是教师要
5、设疑给学生解,让学生逾越。古人曾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有疑难,才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出来,让学生群情激昂地进行讨论,或者全神贯注地探索思考,从而促进学生进行创新。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设计提问的环境,让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3、做好知识传授,打好创新的基础。 首先,一个不具备知识或缺少知识的人是很难进行创新活动的,回顾历史,一切发明都是在知识特别是相关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得以形成的,所以学生对知识质与量的掌握情况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的体现要以知识为基础,要以知识为前
6、提。其次,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只有学生充分、深入地理解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理解得越深、思考的时间越长就越接近创新的结果,体现出来的创新情绪、勇气及耐心就越好,更易于形成创新。最后,创新能力的体现不能离开实践活动,知识的运用为创新提供现实的可能性。换言之,如果没有知识的运用过程,就不会产生创新。这三个方面的知识传授,最终能为学生的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发散学生的思维,为创新插上翅膀4 初中语文课本选入了很多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内容上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学美;形式上则有结构美、节奏美和语言美。因此,教师可用
7、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和体味这些名篇,让学生在身心上获得陶冶,在情趣上获得升华;让学生的创新不只局限在课文内容上,还可拓宽到课文的深处。如美学教育与德育教育。这需要教师一方面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德育教育。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结合一些恰当的问题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我主要让学生读,然后提出问题:应该怎样读?你有什么体会?最后与教师讲评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所体现出来的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