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升本科院校实习实训建设的探讨

新升本科院校实习实训建设的探讨

ID:31435055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新升本科院校实习实训建设的探讨_第1页
新升本科院校实习实训建设的探讨_第2页
新升本科院校实习实训建设的探讨_第3页
新升本科院校实习实训建设的探讨_第4页
新升本科院校实习实训建设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升本科院校实习实训建设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升本科院校实习实训建设的探讨  摘要:新升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方向的转变,必然要求高校提高实习实训课质量,从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培育和建设入手,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管理,多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实习实训技能水平。  关键词:实习实训建设新升本科院校应用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涌向社会,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特别对于新升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难度更大,这就要求新升本科院校从根本上改变以前的办学思路。现在的一本院校和老牌二本院校以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主,高职高专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介于两

2、者之间的新升本科院校,如何对培养方向进行定位是个重大的课题。我国产业结构正经历转型和升级,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从低端制造业向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升级,这些企业势必对一线工人有更高的要求,特别需要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并具有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现代化技术工人,新升本科院校应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这样的技术工人,这些毕业生不但要具有高职高专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具有老牌二本院校的基础理论知识。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势必要转变原来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办学方向,建设高水平的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实习实训环节。5  1.加强新升本科院校实习实训建

3、设的必要性  培养应用型人才要加大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适应性、职业性,减少学术性,其中的核心环节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要求不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更要有在实践生产中创新、创造的能力,这对于实习实训提出更高的要求,必然要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习实训项目和基地建设。  2.新升本科院校实习实训的现状  课程结构不合理。新升本科院校以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模仿老牌二本院校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主,在课程设计上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专业理论课设置课程多,课时长,而实践教学时间短,模式单调,实践教学无法达到社会对于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  校内实训软硬件条件差

4、。缺少综合的实习实训基地,都是依托本专业的实验室,一般场地小,仪器种类和台套数较少,无法按班级安排实训。实验室设备长时间没有升级换代,设备陈旧老化,造成学生的实训项目与生产实际脱节。专业实训教师较少,实践指导能力差。这些原因造成校内实训内容简单,学生被动训练,积极性不高,实训效果差。5  校外实习条件差,安排时企业和学生都有意见。企业对产品质量要求严格,工人都是经过系统培训的技术工人,学生由于没有系统训练,不允许操作,只能打下手。另外企业的生产计划和学校的教学计划不一致,可能工厂由于季节或订单的影响,会停产或减产,造成按人才培养方案计划好的实习无法安排。学生自身存在

5、问题,工作期望太高,认为大学毕业后,就是坐办公室,从事技术或者管理工作,不愿下生产一线。生产车间的噪音、高温、异味等不适条件,以及厂外的食住条件,都对学生造成不便,挫伤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3.新升本科院校实习实训的改革方向  增加实习实践型环节所占课时的比例。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指导,保留必要的通识课程,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对于一些实践应用不大,偏向学术应用的课程进行删除,对于有一定应用价值但深度过大的课程,进行内容删减;增加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增加实习实训的时间和训练内容。  提高实践指导教师的水平。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积极将教师推向企业,一方

6、面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可在生产实践中进行科研创新。从企业聘请工程师到学校给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传授给学生第一手的生产经验。完善实践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建立实践指导教师工作量考评方法和职称评审方法,给予实践指导教师工作量和职称评定方面照顾,稳定和壮大实践指导教师队伍。  建设多项目的校内实训中心,满足学生实训需求。大型的单一实习实训中心,虽可以统一安排实训,但是由于实习实训中心的专业性强,针对的目标学生人数少,会造成设备的长时间闲置。而多实训项目的综合基地,虽然台套数较少,但是项目多,一次可以开出多个实训项目,完成后,可进行实训项目的轮换,这样提高了设备的利用

7、率,学生可对多个项目进行实训。另外,让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充分利用实训设备,让有兴趣和想法的学生得到全面的创新技能训练。5  通过学校扶持,建设校办工厂。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和专业方向,由老师组织,学生参与组建校内实习工厂,让学生参与原料采购、生产产品、质量检验、销售等一套系统,可以从多方面提供岗位训练学生的能力,让一些骨干学生参与管理经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实习工厂逐步发展成脱离学校扶持的校办工厂,不但可以给学生提供方便的实习岗位,而且可以反哺学校,为将来提供更好的训练环境。  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走出校门,了解周边企业的用工需求,多与企业进行沟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