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34235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技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模式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技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型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往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的发展潮流,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下,笔者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探索出以任务为导向,学生分组学习,学生出方案仿真训练的教学模式,收到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任务导向仿真训练微课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26-01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综合了化工原理、化工生产技术、电子及控制技术等学科内容
2、,交叉性应用性很强。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笔者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探索出以任务为导向,学生分组学习,学生讨论方案并仿真训练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能动性,调动非智力因素,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起探究讨论。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均得到提升。 一、教学模式探索 (一)任务过程导向教学4 任务过程导向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综合方法。技校学生文化课成绩都不
3、好,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学习,而是在这方面的先天的能力较为欠缺;但是,技校学生往往有很好的动手意识,他们擅长在实践中找到乐趣。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但课程内容很抽象、学习起来很枯燥,学生容易出现畏难厌学情绪,所以可以利用任务导向,激发学生兴趣以及动手能力。 (二)小组学习 布置好学习的任务之后,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每个组5-7人),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在学生小组学习之前,教师需要把课本教材、参考书、微课
4、资源等准备好,以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由于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这门课程涉及的学科很多,综合性很强,课本的内容编写有限,想要快速学习某个知识的,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微课学习,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在学生分组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交流,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教师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小组成员讨论出方案,仿真训练4 小组成员通过自己的学习,并互帮互助,在学习了相关知识以后,互相讨论得出方案。化
5、工仿真训练能够模拟真实的生产装置,再现真实生产过程的生产流程及操作过程。该系统可模拟生产中不同数据的生成和变化,通过在电脑上模拟设备的正常开车、停车及各种事故现象的处理。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模拟生产中流量、压力、温度、物位等数据的生成和变化,体会操作条件、程序改变对生产的影响。学生在仿真训练之后,对自己组的方案进行讨论及修改,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与人协作能力等,并逐步养成反思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过程注意事项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往往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众多的教育研究资料
6、表明:学生智力因素差异较小。在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弱化学生的畏难畏学情绪,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如此的良性循环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以发挥,学生的学习效果能有效提高。 (二)教师角色位置的转变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传统的讲授者角色,而应当是学生的引导者、辅导者以及鼓动者。教师同样参与到学生的分组学习及讨论方案等过程当中,并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及指导,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完成任务所
7、需要的理论知识设计学生的微课或寻求相关的微课资源,让学生能轻松学习。 (三)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 对于技校的学生,最后进行评价的是用人单位。可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可不单单就是专业知识及技能。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能仅仅靠考试的分数。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评价的内容有任务完成情况本身的,也有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应该具备的能力,如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领导能力等。4 三、结束语 通过任务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分组并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讨论得出方案,最后仿真训练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在此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
8、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学环节成为专业所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专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树江,尹丽,刘芳.案例教学法在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12,04.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作者简介: 罗家文(19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