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32865
大小:10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例谈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二次开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谈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二次开发 摘要通过案例分析,从教学目标的细化、分解、拓展和叙写四个方面探讨了课程标准中界定的教学目标的二次开发。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二次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 文件编号:1003-7586(2016)06-0070-03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教师要对教材文本二次开发,应先对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进行二次开发。由于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目标的界定比较笼统,描述比较粗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师生都不明确具体知识点的讲解和学习
2、,以及要达到的程度和要求。教学目标又是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需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和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对教学目标的二次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1用一定的分解方式细化教学目标6 教师确定学习目标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而言,课程标准太过上位,教师需要学会分解课程标准,即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与资源等具体情况,将课程标准特别是内容标准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学习目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例。 将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3种文本结合,初步细化教学目
3、标。 《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描述为:“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笔者将其简单细化成如下的教学目标: (1)分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得出相应的结论; (2)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得出相应的结论; (3)说出“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得出相应的结论; (4)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并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结论; (5)认同科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在探索遗传物质过程中的作用。 人教版教材内容编排如图1所示。 江苏省的考试说明叙述为: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等级要求:C(此为最高等级)。 从3种文本的不同描
4、述中,可以看出,最关键的是分析相关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得出相应结论,也就是达成教学目标1、2、3,最终得出结论完成教学目标4,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教学目标5。 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目标1、2、3仍然不够具体和明晰,因此需要将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以教学目标2的细化为例: 原教学目标2,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6的原理和过程,得出相应的结论。 可细化为教学目标: (1)知道赫尔希和蔡斯在1952年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并能在选项中准确识别。 (2)知道T2噬菌体的生活方式是寄生。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该实验所用方法――放射性标记法,并能解释出用35S和3
5、2P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的原因。 (4)通过讨论,能总结说出实验过程中标记噬菌体的步骤。 (5)能准确重复本实验步骤,并说出实验结果。 (6)能准确说出实验过程中搅拌、离心的目的。 (7)能独立总结出本实验的实验结论: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8)能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本实验进行对比,通过讨论说出各自思路。 (9)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此实验总结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2用相应的逻辑顺序分解教学目标 将课程标准分解为各个层级的学习目标,是一个复杂的历程。这种课程标准分解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各个层级的学习目标变得更为丰富,教师设计课程的自主性和弹性变得
6、更大。因此,可依靠其内在的逻辑顺序,寻找关键字、扩展或剖析关键词分解教学目标,最后形成剖析图。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一节“基因突变”为例。 《课程标准》对“基因突变”的要求表述为“6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对教学要求简单而笼统的说明,无法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经过学习之后需要达到学习目标。因此,可将其进一步细化和分解为图2。 根据上述分解,本节的教学目标可细化为:①学生能够解释基因突变的原因,根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实例,从现象开始,追根溯源,寻找并理解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②根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实例,学生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并能够总结说
7、出基因突变的概念。③学生在教师的举例引导下,推断出基因突变的特征,并且能够结合生活中的事例独立举例深化。④教师提供适当材料,学生在讨论和探究的基础上扩展基因突变的意义,至少说出2点。 3用知识的内在联系拓展教学目标 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知识从广度上可以分成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整体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每一种知识的本质属性和表征方式各不相同,不同知识的学习方式也有所差别。根据知识分类的不同,可以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