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ID:31431303

大小:11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9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_第1页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_第2页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_第3页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_第4页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摘要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是必然要求。贫困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实现,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包括维持高质量的生命发展的能力、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层面。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求我们坚持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贫困大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开展职业生涯指导、学业指导、就业择业指导,搭建全程化的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指导模式;开展情商教育,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路径  随着麦可思报告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持

2、续发布,人们逐渐意识到当前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毕业生就业能力、学习能力、职业持续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都有所欠缺。因此,思考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回归教育的本质,重视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既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也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贫困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必然后果之一,成为高校的一群特殊群体,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更应受到重视。这不仅影响到贫困大学生个人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资助政策的效果,同时也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1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含义及能力结构8  1.1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  198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首次被使用,6年后

3、,“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正式被提出,并逐步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最初,人们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被学者引入教育领域是必然,也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学者认为是一种既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实现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能力。①有学者从西方经典“需求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认为追求内涵型、质量型发展,注重学生内在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潜能,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道。②具体来讲,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

4、力,即大学生在其大学阶段,通过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等途径所获得的,使大学生作为一个个体人、职业人和社会人所应具备的高质量的生命发展能力、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和。  1.2大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容及能力结构  立足于现在――8未来的时间序列,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群体,他既是一个个体的人,将来也会成为一个职业人、社会人。因此,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内涵式的发展,注重学生内在素质和能力,为将来发展储备潜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人格,以及终身学习、终身实践和创新的能力。从个体人、职业人和社会人的角度,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构应包含三个层次:维持高质量的生命发展的能力、实现职

5、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实现社会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三个层次的能力相互支持,密不可分。  大学生维持高质量的生命发展的能力。高质量的生命发展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状态,表现为健康的身体、乐观的心态、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等;这些是人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大学生成为“完整的人”的必要条件。具体而言,大学生需要具备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省察能力等。  大学生实现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职业生涯伴随大学生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能力对大学生的作用不言而喻。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决定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择业,能否实现个人的职位晋升,实现

6、个人的人生价值。具体而言,大学生需要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  大学生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学生必然要进入社会,经过社会化,成为社会的一员。大学生社会化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适应社会的能力,诸如社会认知的能力、社会适应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社会发展能力等。  2贫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必要性8  随着1997年收费制度在全国部分高校的推行,贫困生群体作为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必然后果之一随之出现。贫困大学生成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来自偏远农村,除了经济的贫困,常常伴有精神贫困和能力欠缺等现象。我国一直以来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主张对贫困生实行经济救助

7、和物质帮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救济型资助,无法满足贫困生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近几年,部分学者提出了发展型的资助模式,倡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单纯的经济资助为主向资助育人并重过渡。以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导向,注重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心理调适和能力提升,有利于贫困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1贫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其个人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贫困大学生因经济的贫困,往往会带来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