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19652
大小:11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9
《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的融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的融入 【摘要】阐述高职班级文化的内涵,分析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和企业文化融入高职班级文化的意义,提出企业文化融入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班级文化企业文化内 涵融合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106-03 班级文化是指某一个班级大多数学员在学校特定的环境中,由于相互沟通而产生并认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的精神基础,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所
2、以,班级文化既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心理平台,也是学院文化的根本载体。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高职院校是为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岗位的一线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基地,是学生完成角色转换的重要前沿阵地,探索高职院校班级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完成角色转换工作。9 一、高职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社会学是指将班级作
3、为一个社会体系去考察研究的一门科学,它具有促进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两大基本功能。所以,班级作为一个教育基本单位,具有给学生进行预期的社会化教育的功能。班级作为一个微型教育社会,是一个社会文化传播媒体,是一个选择、传递和聚合社会文化的文化实体,其要素包含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制度文化与素质文化、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等。根据文化的内涵来描述,班级文化的内涵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质文化。以教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的载体,主要包括教室设施,比如色彩、座位排列等;教室布置,比如黑板报、班级标志的装饰等;班级标
4、志,比如班徽、班旗、奖状等。二是行为文化。以班级活动、行为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动态的体现,包括行为方式和班级活动两个方面。三是制度文化。以班级组织及其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的保障,主要包括班级组织和班级制度两个方面。四是精神文化。以群体心理为主要内容的班级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包括班级精神,例如班训、班歌等,班级形象如班风、班貌。9 这四个方面,可以表述为MASS,由物质(Material)、行为(Action)、制度(System)、精神(Spirit)这四个英文单词的第
5、一个字母构成,新的单词MASS表述为集中的、团体的,体现出班级文化是一个集体文化。把它们描述为同心圆,物质是最外层的,可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神是核心,它只能被感受到,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提起的精气神;行为是精神的集中体现,决定一个集体所有成员的处事方式;制度是保障,是行为的规则,对行为起约束作用,制度可以被物化成看得见的东西,同心圆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的建设,又因为精神文化决定人们人的精神状态、精神生活、精神本质,是人的本质属性体现,是集体单位的魂。但精神文化是由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总
6、结出的经验理论,因而它需要提炼总结的过程。对于一个班级来说,班级的生命周期在高职高专层次只有3年,所以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应该要首先提出来,然后再围绕精神文化确定行为准则,从而丰富和升华班级精神,才能够建成凝聚力强、战斗力强、集体荣誉感强、执行力强的班级。 二、高职学院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 现在虽然高职学院参照大学本科“走班制”的学习模式,但班级仍然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因而,抓好班级文化建设仍然对学生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目前而言,大多数的班级文化建设都是以活动为载体,当前的班级活动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7、的问题。 (一)学生活动品类繁多但缺少目的 性。学生活动一般在学院、系、班级这三个层面开展,一般情况下,院系一级的活动,参与的人数很少涉及一个班的全体学生,因为强调活动的全面性。只有班级自己组织的活动,一个班的全体学生参与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每天都要参加活动,但从这些活动中能够获得什么样的帮助,大多数同学可能认为只是一种经历,因而活动变成仅仅是一种活动,而不能通过活动来丰富班级文化建设,更没有把活动当做班级文化建设的载体。9 (二)班级活动同质化倾向。一个班级可能开展的活动有感恩教育的主
8、题班会、郊游、体育运动等大众化参与的项目,另一个班级也可能开展与此完全相同的活动,不管专业是否相同。因而缺少针对性,偏离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千篇一律,缺少自身个性的内容,从而变得定位不准、特色模糊。 (三)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不 高。一方面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主观愿望不强,另一方面因为大多数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或智能手机,做“宅男”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