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生石纽简论

禹生石纽简论

ID:31416270

大小:61.7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9

禹生石纽简论_第1页
禹生石纽简论_第2页
禹生石纽简论_第3页
禹生石纽简论_第4页
禹生石纽简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禹生石纽简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禹生石纽简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谭继和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我在1998年曾撰文《禹文化西兴东渐简论》,提出了禹文化西兴东渐的观点。拙文认为“夏禹兴于西羌,夏朝盛于河洛,夏人亡于东夷,这是文化传播。置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来看禹文化,它的源头在西蜀,它的成功却在河洛,它东传江浙,甚至于日本。后来的历史事实,多遵循西兴东渐这一规律。秦人因征服巴蜀而兴,却收功实于全国统一。刘邦以巴蜀汉中而王,却成统一全国Z功。赵匡胤是得到巴蜀以后才统一长江流域的。历史上,不少朝代是以巴蜀为开国基地向东发展而统一全国的。因此,研究禹文化,理解蜀为夏文化源头之地是有

2、意义的。”我至今认为这一说法尚无大错,它体现了夏文化由起源、兴盛到衰落的三大阶段。在该文中,我赞成四川多数学者意见,提出“石纽不可确指,汶(岷)山范围内,皆可为夏禹文化纪念地”O近几年来因四川旅游(特别是文化旅游)的兴旺,夏禹石纽生地又被热炒起来,引起我的兴趣。特别是我在近年参加撰写四川省政府文化旅游发展报告的工作中,更感到学术研究与旅游研究的矛盾,觉得单纯的学术研究层面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新的解读。李学勤先生在1992年写过一篇论文《禹生石纽说的历史背景》,提出“禹生于西羌,是一个极富于启示性的传说”,“它反映着古代的历史实际,相信考古学和文献学、民族学的发展,会使这

3、一传说得到进一步的阐明”。“长久以来被认为与屮原不通的蜀地,实际同中原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发展多有贡献,这一点应该足以开拓我们的眼界。”关于禹生石纽的问题,我们的确应该开拓眼界,受到该文的启发,我觉得需要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来研究这个问题。这里,谨献浅见如下:一、“禹生石纽”说是个文化问题,不是历史问题这个题目有点怪异,可能会被指为悖于常理。但这确是我近年来思考甚多的问题。最早说到禹的出生地的文献,现在能查到的是西汉初的陆贾《新语》说:“文王生于东夷,大禹出于西羌”O(《新语•术事第二》)第二个人是司马迁,在《史记•六国年表序》中说:“禹兴于西羌”。比他们

4、还早的是孟子,肯定大禹是西夷人。但这条史科仅见于皇甫谧《帝王世纪》,清人江声早讥其“无一语可信”,所以,孟子这条史料靠不住,还是从陆贾与司马迁的说法说起。“西羌”是一个大范围,从河淳到西蜀皆在内,用今天观点看,也可说是指整个西部。这样就带来解释的不可确定性。陆贾的根据源于何处,无法知道。司马迁到过西蜀作历史考察,很可能这就是西蜀故有的传说。“西羌”应该是指西蜀岷山地区,这是战国秦汉时代西羌的范围。夏禹是在这个范围内出生的,传说也出自这个范围内的羌人。但是否真属于羌人所传,还是个疑问。正如李学勤先生所说,“禹生石纽”有岀于蜀人、羌人和夏人的传说的三种可能性。但至少在陆贾、司

5、马迁以前还只有禹出于西羌的记载,而无“禹生石纽”的记载,皇甫谧虽说:“孟子称禹生石纽”,但靠不住。换句话说,禹兴于西羌的传说记载在前,生于石纽的传说记载在后。至于这二说,产生的实际时代的先后就无法说清楚了,因为禹距西汉毕竟长达两千年,在口耳相传的时代要保证传说不变异是不可能的。最近有人在成都实验,一个广场上千多人口耳相传一句话,结果这句话从开头到结尾完全变了样,引得众人大笑,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现代尚且如此,要古代把出生地坐实,这不是难上加难么?所以,我认为“禹兴西羌二虽是传说,它也确有真实的历史内核和历史的影子。不过,这是从大范围内來说的。从抽象说,从文化的传承人

6、说,它是真实的。如若从某个具体地说,从具象说,从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地点与活动说,它是无法真实的。尤其在传说时代更是如此。所以,我认为这是个文化问题,不是个历史问题,是抽象理性的问题,不是具象知性的问题。用这个观点再来检视一下“禹生石纽^说。这个传说比兴于西羌说进了一步,因为它已带有具象的性质。最早提出禹生石纽说的都是蜀人。现在能知道的第一个人是三国蜀汉时期的大儒秦宓。他引述《(蜀)本纪》说禹生石纽,今之汶山郡是也。,嗪宓引述的《(蜀)木纪》是谁所著,无法确知。但在他之前,司马相如和扬雄都著过《蜀本纪》。扬雄的《蜀王本纪》已佚,今佚文辑本记有禹生于石纽,本汶山郡广柔县人。

7、但今所见辑本,也可能如徐中舒先师所说,非扬雄著,乃谯周所著。谯周是秦宓的学生,他著《蜀本纪》确实说过:“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牛于石纽,其地名和儿坪。"由此看來,扬雄很可能是记载“禹生石纽"的第一人,但我们也无法否认比他更早的司马相如的本纪也有这个记载。谯周的《蜀本纪》是沿袭相如的,还是扬雄的,也无法确指。但他比他的老师秦宓引述的本纪多了一条贡献,这就是确指“禹生石纽”之地名“刖儿坪说到这里,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西羌'‘是大泛指,“汶山郡"是中泛指,“石纽"是小一点的泛指,词儿坪"就把地名指实了。这很符合神话传说的文化学传播规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