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05395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有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有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策略 摘要:自然地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不同地理规律和原理的理解也要有与之相对应的概括与分析能力。因此,高中自然地理成为很多学生学习的难题。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应该是呈现先行组织者激发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有意义学习。在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高中自然地理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学习理论;自然地理;教学策略 自然地理学习很多都是有原理可循的,只有真正把原理搞清楚了才能同化迁移运用。如何使学生真正弄清楚自然地理的原理规律,理解、应用它,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结合我的教学实
2、践经验以及对有意义学习理论的认真研究,有意义学习理论对自然地理的学习有着积极指导意义。 一、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与已有知识结构建立了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能够解释区别其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如果学生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则是一种死记硬背式的机械学习。4 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他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适当呈现先行组织者激发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有意义学习。这种学习是通过新知识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有关观念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其结果是新
3、旧知识意义的同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发展和完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取的新信息,只有在与他们自身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概念进行相互作用后,才会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恰当运用这一理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着重分析了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有意义学习理论的运用策略,希望能对地理有效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有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策略 1.适当呈现先行组织者策略 奥苏贝尔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以此进行教学。”先行组织
4、者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给学生提供一些引导性材料。这些引导性材料应该是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相关,容易理解的生活实例。其作用是在学生能够有意义学习新内容之前,在他们“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使新知识得到充分理解和掌握,使接受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 如在讲背斜成谷的原因时,可以用一根竹筷的折断来做先行组织者。竹筷折断时是先从上面开始断裂的,从而得出背斜成谷的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在讲解热力环流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孔明灯放飞的画面,焚烧树叶时灰烬的飘向等来说明热空气上升。这些实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学
5、生理解起来比较简单,也更容易同化迁移。 2.激发学生有意义学习心向的策略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4。所以我们在上课时应该触及学生心灵,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可从以下方面激发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标要求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只有让学生觉得学习地理是有用的,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讲解时间的计算时,我们可以由以下问题入手:为什么北京奥运会开幕时间为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呢?一孕妇生下双胞
6、胎女儿,为什么最后出生的反而大些呢?一系列提问之后,让学生知道这么多的现象竟然都与时间有关,并通过答案的解读让学生觉得地理知识是对生活有用的 (2)合理运用多媒体,拓展课程资源 我们的教材课本是死的、不动的,而现代教学媒体填补了课本自身立体、动态感不足的缺憾。我们要紧扣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精心搜集生活现象、古诗词、谚语、歌曲、图片、动画等各种形式的素材用于地理课堂,从而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如,在讲解冷锋暖锋对天气的影响时可以引用俗语“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在讲解海陆风时可以用歌曲《军港之夜》
7、之中的“海风你轻轻地吹”这句话与歌名符合吗?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有意义学习理论对地理教学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将有意义学习理论适当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教师应该不断总结创新自己的教学策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4 [1]赫兴无.认知同化说指导下的地理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3(11). [2]王三盼,方建福.认知同化论在指导地理教学中的实践[J].地理教学,2010(18). [3]施良方.学习论
8、[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23. 编辑孙玲娟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