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04979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新课导入方法例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新课导入方法例谈 [摘要]成功的新课导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新课导入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此,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得到保障。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导入小先生新闻榜样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35-045 新课导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细研现有的文献研究成果,不难发现,新课导入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极为关键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在新课导入方面有几点心得,现具体阐述如下: 一、新闻实事导入法 新闻实事导入法即利用新闻实事实现新课导入的方法。这种导入方法操作起来简单,只要能找到与新课教学主题相关的新闻即可。学生也是处于社会的自然人,他们也会关注社会动态,关注新闻实事。因此,以新闻实事作为新课的切入点,可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 例如,执教“1亿有多大”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相信经常看新闻的同学对马云和王健林都非常熟悉。据相关新闻报道,我国首富王健林的净资产总额为297亿美元,排名全球第21位。马云全球排名第23位,净资产总额为279亿美元。”4 听到我说的新闻内容,学生唏嘘不已。看着学生愕然的表情,我继续说道:“日常生活中你们可能经常听到“亿”这个单位,但你们真的知道1亿究竟有多大吗?”此时学生纷纷摇头,我趁机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1亿有多大’,学习之后,我们就可以清晰地建立起1亿的表象了。”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一则关于中国富豪净资产的新闻报道成功引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顺利导入新课。这样的新课导入方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找准了学生的兴趣点,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关注。 二、“小先生”导入法 “小先生”导入法指的是让学生负责新课导入阶段教学的策略。这种导入方法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会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课堂导入的质量。 例如,执教“年、月、日”时,我请班上一位学生充当“小先生”,尝试导入新课。“小先生”是这样进行新课导入的:“同学们,你们都记得自己的生日吗?”问题提出后,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是2005年7月1日出生的。”“我是2005年8月8日出生的。”“我是2005年9月10日出生的,这一天正好是教师节。”……听到学生的回答,“小先生”说道:“看来大家对自己的生日都记得非常清楚,但是你们知道年、月、日的具体含义吗?你们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吗?”面对这两个问题,学生瞬间安静了下来。看到这种情况,“小先生”顺势说道:“哈哈,其实我也不知道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正是‘年、月、日’,就让我们跟随老师的步伐,一起去了解它们的含义与联系吧!”4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创新性地将新课导入交给学生,且没有进行任何干预。“小先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结合出生年月日,顺利实现了新课导入。这样的导入方式虽然较为稚嫩,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学生接受起来更为容易,为深入学习新课创造了成功的开始,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榜样激励导入法 榜样激励导入法即通过以某一人或物为榜样,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而实现新课导入的方法。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激励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新课学习当中,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执教“口算乘法”时,得知六年级某班这节课是自习,我灵机一动,到该班邀请了一名乘法口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到课堂上来向班上学生展示他的风采。课堂伊始,我说道:“同学们,我今天给大家请来了一位高年级的大哥哥,他口算非常棒,大家想不想见识一下?”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我对这位高年级学生进行提问:“12×13、25×12、56×13分别等于多少?”他马上回答:“分别等于156、300、728。”我不由称赞:“全部回答正确!你真棒!”听到这位大哥哥准确、快速的回答,学生都傻了眼,这时我趁机说道:“大家想不想像这位大哥哥一样口算得又快又准呢?”“想!”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很好,只要你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跟着老师一起认真学习,你们的乘法口算水平一定会不断提升,甚至超越这位大哥哥!”我循循善诱道。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以高年级学生为榜样,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完美地实现了新课的导入。在榜样的激励下,学生充满斗志,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4 总而言之,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的艺术。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新课学习上,我们均可称之为有效的新课导入方法。教师要不断钻研,掌握有效的导入方式,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责编吴美玲)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