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微格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ID:31404241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微格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_第1页
微格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_第2页
微格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_第3页
微格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_第4页
微格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格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格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初次接触“微格教研”源自明师网络培训学习,在学习上海多所名园的“微格教研”一学期后,2015年3月,我们幼儿园也引进“微格教研”这种教师沙龙研讨新模式,细化分析各种活动内容,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  微格教学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斯坦福大学,8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微格教研是指借助摄像机提取某个具体的活动过程,记录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通过回放再现,供教师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教研方法。现以我园一次微格教研活动为例,谈谈如何借助微格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微格教研案例实录  1.观看一小段区角游戏

2、视频。  区角游戏时间,孩子们在探索新增的沙球和刮刮板两种乐器时,沙球玩得很好,但刮刮板就怎么也玩不起来。陈老师发现了,就走过去问:“你们在玩什么呀?我也想来玩一玩。”然后,一边玩刮刮板一边说出其玩法,在陈老师的带动下,孩子们也慢慢地学会了用呱呱板打节奏。一直到游戏结束,陈老师也没离开。  2.研讨区角游戏中的有效介入。  研讨1:案例中老师的介入是否适宜有效?  周老师:不适宜。老师干预孩子太多,影响了孩子游戏。6  陈老师:(很委屈)以前孩子们玩音乐沙龙,我一般是不介入的。但因为今天投放的新乐器孩子们没见过,不会玩。我也是观

3、察了好一会儿才介入的。  许老师:那你也要考虑到介入时间的长短,不能留在音乐区时间太长。  潘老师:游戏中,如果孩子确实不会玩,老师是可以适当引导的。这时就体现了老师的引导作用了。  主持人:是的,一开始的介入应该算是有效介入。老师在孩子们游戏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适时介入,推动了幼儿游戏向前发展。但后来,孩子们渐渐熟悉掌握了刮刮板的基本玩法,老师还滞留在音乐区,这时候就是无效介入了。  陈老师:我知道了,因为孩子们已经会玩这个乐器了,我再参与其中,就干扰了孩子们游戏了。我应该无痕地退到幕后去,做幕后英雄。  吴老师:看从什么角

4、度看,如果从平行的角度,我跟孩子是平等的,我就是孩子的玩伴,一起游戏也没什么不好。  主持人:如果是长时间的介入肯定是不适宜的。如果老师一直以角色身份介入,不懂得退后,那你老师的专业性哪里去了?老师要学会抽身,在解决游戏问题后,还是应该把游戏的机会和主动权交还给孩子。这样的教育行为才比较恰当。  研讨2:区域游戏中,什么时机教师介入才是最适宜、最有效的?  王老师:孩子玩得好好的时候,尽量不要打扰他们。在他们遇到困难,游戏不能进行下去的时候教师要介入。  仲老师:孩子抢玩具、发生争吵的时候需要介入。6  潘老师:遇到争议可以让孩

5、子自己先尝试解决,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再介入。  仲老师:如果他们打起来怎么办?  主持人: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还要有预知危险的能力,在孩子打起来之前找准时机介入。  蔡老师:大部分孩子,特别是大班的孩子在意见分歧或者发生争议的时候都会自己尝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他们会寻求老师的帮助,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告状”。一句话,在保证孩子安全的的情况下,要充分相信孩子们自己会解决的。这也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大班孩子的目标要求。  主持人:在孩子发生冲突不能自己解决时介入是适宜的、有效的。  王老师:老师还可以通

6、过适时添加材料来进行有效介入。我们班上次玩肯德基游戏,孩子们发现没有烤箱,我就投放了一些纸箱引导幼儿改装成烤箱玩。  潘老师:投放材料的时候尽量不要跟孩子说这个材料应该怎么玩,那个材料应该怎么玩,而是应该通过材料隐性地支持孩子的游戏。  仲老师:材料的数量和投放的时机也要适宜。  王老师:材料的增加也是一种隐性地有效介入。  主持人:是的,我们可以在恰当的时机通过投放适宜的材料来推动游戏的发展。当然,前提是在充分观察幼儿、了解幼儿游戏经验的基础上。大家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在区域游戏中,还有哪些时机教师介入最适宜有效。  许老师:

7、在孩子们一次次地重复某些游戏行为的时候。6  王老师:在孩子们协商角色和职责时变得沮丧的时候。  潘老师:在孩子们陆续离开当前的游戏区域,越来越少的幼儿留下……继续游戏的时候。  二、微格教研活动优势  1.回放再现,有据可依。  微格教研可通过录像回放被观察者的活动过程,依据收集到的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比如上述案例中,我们就通过摄像技术完整、真实地记录幼儿区域游戏活动及教师的观察指导教育行为,我们可以根据活动需要反复地观看某段活动录像,做到有据可依。避免了过去只能凭记忆来回顾活动过程,有效减少了评价者、观察者的主观因素,提

8、高评析意见的可信度以及评价对象对反馈意见的认可度。  2.来自一线,有话可说。  微格教研选择的话题大部分来自于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如上述案例的研讨话题就是教师在进行游戏观察指导时发现的。聚焦“案例中老师的介入是否适宜”“区域游戏中,哪些时机教师介入才是最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