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与实践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与实践

ID:31404169

大小:10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9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与实践_第1页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与实践_第2页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与实践_第3页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与实践_第4页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与实践  【摘要】“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一节课有效与否,我们应当看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掌握新知的程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等因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1-0031-0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

2、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由此可见,“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领、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一节课有效与否,笔者认为,由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掌握新知的程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等因素决定。作为一线教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有效呢?现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及时了解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8  在备课前,教师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个性差异、能力特征等因素,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而闭门造车,即使创设的教学情境多么生动有趣,教学流程多

3、么自然流畅,制作的课件多么新颖精美,其结果注定是一节无效或低效的课。例如,在教学《线的认识》时,笔者事先没有对本班学生进行调查而直接备课,创设情境认识直线、射线、线段,感知其特点,结果一上课有几个胆大的学生就叫嚷开了,把要学的内容一下子都讲出来了。原来设计的教学方案一下子就打乱了。为了扭转局面,笔者让学生先在黑板上画出这三种线,再说一说对这三种线的认识和理解。  师:大家认为他们画得对吗?  生1:我认为射线不需要画两个点,因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生2:我认为直线也画得不对,因为直线没有端点。  生3:我认为他们画得对,因为书上就是这样画的。  ……  从学生对直线、射线模棱

4、两可的认识中抓住契机,我勉强完成了教学任务。  由于有的学生提前预习了,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这些线有初步的认识,多数学生能说能画这三种线,但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其特征。从后面的练习中就发现了问题,注定这是一节失败的课。因此,备课前了解学情很重要。首先,可以通过交谈、调查、预习或尝试练习等形式,弄清学生的知识起点,找到教学的“最近发展区”;然后,设计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预案;最后,还要预测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灵活驾驭课堂。  二、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落脚点8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5、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要有机结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基础知识,又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达成,即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显性的知识点与隐性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获得必要的学习方法,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确立的教学目标有三点:①学生通过猜测、操作、验证等过程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能利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②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进一步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③

6、让学生在“失败实验”中感受挫折,从而培养学生遇到困难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让学生准备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通过装沙子的过程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学生做的学具一般不准确。学生在练习时很容易把×1/3忘记,即使老师多次强调都无济于事。后来,笔者让学生随便准备一个圆柱和圆锥。课堂上,先让学生猜测圆锥和圆柱体积关系,再让学生使用教具验证猜测,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接着分组实验进一步验证结论,结果可想而知,学生自己的实验与刚才的结论差别很大,最后讨论“失败”的原因所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笔者发现学生印象特别深刻,很少有人把×1/3弄

7、丢的。  三、预设精当的问题是有效教学的动力点8  人们经常说“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露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可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1.问题的预设要有明确的目标  备课中,预设的问题应该目标明确、简洁清楚、层次分明。例如,在执教《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课件演示了一组组漂亮美丽的风筝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