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04106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提高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高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基本理念。生物实验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加深理解生物学的双基知识、掌握生物实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因此生物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如何改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使生物实验教学能发挥其正常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呢?在二十年来的一线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提高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有了一定的思考,下面就其中感受较深的几点谈谈体会。 1.建立合理有效的考评制度,
2、保证实验教学正常开展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有合理有效的督导评估机制,各级各部门各方面都应该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应该将生物学及其实验教学纳入升学考试,加强实验教学检查、督导、评价、评优等考核工作。其次,对学校实验教学装备配备、实验教学装备管理、应用水平进行定期的督导评估,激励学校采取相关保障措施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如学校要加强实验室建设,配齐实验设施设备,配备专职实验员及培训实验员,实验员应该参与指导实验教学;按课程计划设置学科课时,保证实验教学时间和保证实验教学经费得到落实;可以将对学生实验水平的考查纳入对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内
3、容;合理开放实验室等。 2.提高教师水平,保证实验教学有效性5 2.1教师的教育观念要转变。教师要能全面认识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要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把实验课看成理论课的补充,看成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用“讲实验”、“看实验”代替“做实验”,使学生失去动手实践的机会,造成学生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缺乏。 2.1教师要提高教学能力。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带领学生做实验课前准备;在实验教学特别是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做演示示范;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做好实验规范性、细节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
4、掌握实验的规范性操作,使实验课堂得以高效、顺利地进行,这些工作都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能力水平才能胜任。 3.拓宽实验教学方式,保证学生的自主性 传统生物实验教学方式大都是操作模仿式,即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实验→小结实验结果。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是“观察者”、“验证者”,而不是“探究者”、“发现者”,没有机会发现问题,也不需要分析、解决问题,最终会扼杀学生的探究欲望,抑制学生探究、创新能力发展。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贯彻2011版课标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理念,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方式
5、,构建“合作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例如,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活动中,我提出一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儿童少年经常摔倒却不容易骨折,而老年人不小心摔倒却经常骨折呢?儿童少年的骨与老年人的骨有什么差别?它们的成分主要差别在哪?骨的成分与特性有关系吗?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用具和实验材料进行自主探究实验,教师只做“引导者”5,让学生独立设计,分组探讨,通过动手实践探究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合作与交流,通过互动体验,实现资源共享、差异互补、协同发展。 4.加强生物实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生物实验课中
6、,教师是课堂之主,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习主动性被忽视,学生个性受到压抑,学生自觉主动求知的精神、技能和品质得不到培养,导致学生缺乏热情,产生依赖心理,很难培养出有朝气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才。因此,需要加强实验教学设计,发挥学生操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1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或由学生动手演示,由于学生参差不齐的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在实验中很容易出现各种结果,甚至不同于书本结论。学生对教材中的实验结论会产生怀疑,并进一步研讨和探索,从而对获得知识印象深刻。在这
7、一过程中,学生敢于向传统知识提出挑战,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如在“探究唾液对淀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很多学生做出效果相反的实验,大家很纳闷,通过探讨、重做,结果还是一样,于是大家开始怀疑书上的结论。经过对比分析,才发现原来课上时间太短,有些学生在糨糊没有冷却时就加入唾液。虽然最后还是书上的结果正确,但这一质疑过程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学生实验中产生的质疑,教师先不要立刻否定或批评,让学生自己寻求答案,对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是非常关键的。5 4.2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
8、的创新精神。验证性实验主要是对已学知识的验证和巩固,书本上有详细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的描述,因此,验证性实验对学生来说相对较简单,学生只需动手不需动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有选择、有目的地对一些验证性实验做适当引申,增加创造成分,设置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