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03718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森林保护学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森林保护学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本文以多年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基础,就森林保护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建设与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革新的原则、方法和技术及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提出了新的课程体系、学科内容和教学手段,总结了学科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森林保护学科;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60-02 一、课程群的体系改革与建设 森林保护学科课程群的有效改革,必须以课程群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配
2、置分析为基础,依托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课程整合,调整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前,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板书+教学图片与模型”6为主体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时期,森林保护课程群包含基础与专业课程两大类型,基础课程包含昆虫学、病理学、昆虫研究法、病理研究法;专业课程包括资源昆虫学、森林昆虫学、森林病理学、生物防治学、森林植物化学保护、森林植物检疫学、森林动物检疫学、园林植物保护学、病害流行学、鼠类生物学及鼠害防治。进入21世纪后,多媒体、音像、网络技术等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程度
3、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以多媒体课件为主体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以多媒体为主体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集成性、直观性、实时性及信息结构的综合性与动态性。因而,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较,其优势还在于具备知识信息传授量大、授课气氛活跃、师生互动等特点。以多媒体课件为主体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使得森林保护本科课程群原有的复杂而细致、冗长而臃肿的课程设置方式,已很难再适应现代化教学运行状态的要求。以多媒体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要求减少森林保护课程群的课程门类及其总教学时数,对其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改革。 本课程组在森林保护课程体系改革中,
4、按照学科理论与知识体系间的逻辑关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知识层次与结构,在吸纳同学科的先进教学理论与思想的基础上,使用合并与重组的方法,将原来的14门课程整合为2门基础课程、4门专业课程和2门实践课程。整合后的基础课程为森林昆虫学通论、森林病理学通论;专业课程是森林植物化学保护、森林保护学、森林动植物检疫学、鼠类生物学及鼠害防治;实践课程为毕业论文设计、森林保护综合实习。在进行森林保护课程群整合时,我们采用的方式是:①将昆虫学、森林昆虫学、园林植物保护学(昆虫部分)、生物防治学合并为《森林昆虫学通论》;②将病理学、森林病理学、病害
5、流行学、园林植物保护学(病害部分)合并为《森林病理学通论》;③将森林植物检疫学与森林动物检疫学合并为《森林动植物检疫学》;④将昆虫学、病理学、森林昆虫学、森林病理学、园林植物保护学课程实习整合重组为《森林保护综合实习》实践课程;⑤使用科学与规范化管理和课程设计技术,将毕业实习、实践、论文、设计等整合为《毕业论文设计》实践课程;⑥6对《森林保护学》、《森林植物化学保护》、《鼠类生物学及鼠害防治》课程的知识结构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建设。 二、课程内容建设与更新 (1)课程知识的更新。以森林昆虫课程、教材结构分析为突破,对国内外10年来
6、森林保护学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归纳,充实了生态控制理论与原理、遥感及全球信息定位技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成果、中国的森林类型与有害生物的分布、害虫防治新方法等新内容。(2)重复、陈旧内容的剔除。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突出重点,精细设计课程内容,剔除了课程群中各课程间重复讲授与落后的内容,总剔除率达45%。(3)实践体系重组。依据课程内容的调整,重新配置、整合了实践教学体系。依据课程教学大纲,组建了课程实验、课程实习、基地综合实习、课程论文、科研训练、毕业论文6个实践环节,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同时,为增强学生的创新设
7、计、创新思维能力,强调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4)实验课程改革与建设。以资源昆虫学实验课程设置研究为基础,在验证试验的基础上,增加了比较、开放探索、引导探索、设计性、析因性5个实验项目,并增加了新技术、新方法实验6项。实践是学生融会贯通森林保护学各课程理论知识的保障,依据教学大纲并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将实践课时由课程总时数的25%增加到了40%。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革新 教学手段改革。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和电化技术,增加和应用了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自学课程网、课
8、件等现代课程教学手段,使学生易于掌握和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授课效率和效果。6 教学手段是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森林保护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应用学科,同时具备基础科学教学的理论复杂性和作为工程学科的实践应用性,因此,森林保护学科的教学,既要反应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