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行,可以出书矣

读写行,可以出书矣

ID:31402622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读写行,可以出书矣_第1页
读写行,可以出书矣_第2页
读写行,可以出书矣_第3页
读写行,可以出书矣_第4页
读写行,可以出书矣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写行,可以出书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读写行,可以出书矣  一  孩子们发表在报刊上的作文,应该说都是优秀作文,虽然有的作文是经过老师、家长或者编辑修改加工过多遍的。学校语文老师常在讲评作文时印发这些优秀作文。然而,写好作文,仅仅靠向范文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这里我们换一种方法,随意抽取一篇六年级孩子的作文,说说作文、阅读和行路的事情。  下面请看这篇完全原生态的作文。  游方孝孺墓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游览了雨花台,目的是想看看明朝的方孝孺墓。  雨花台入口处,人很多,吵吵嚷嚷的,一番国庆节的样子。但是往方孝孺墓方向的人越来越少,越

2、来越少,到最后,就只剩我们几个了。  在栈道上,两旁都是高大的树木。树枝与树叶挡住了太阳,使栈道变得幽暗。大树上的鸟儿们用深沉的声音叫着,就像有人在敲一面大鼓。  我们散步来到了方孝孺墓。  一块大石碑突然在我们眼前出现,好似一个闪电将它从天上劈了下来,上面题着“方孝孺先生之墓”,黑底白字。  墓周围有一块块碑,上面题有许多文学大家对方孝孺的评价,有胡适的,还有鲁迅等人,所有人都说他是一名伟大的人物。  但我并不这么认为。6  方孝孺是明朝建文帝的老师,建文帝本来是皇帝,但燕王朱棣最后成了皇帝。

3、方孝孺认为朱棣这是篡权。朱棣找到了方孝孺,让他给自己写一篇即位诏书,但方孝孺宁死也不写。朱棣就威胁方孝孺要灭他九族,而方孝孺却说灭十族他也不怕。于是,朱棣将方孝孺的学生全部都杀了,再加上方孝孺的家族,一共八百多人都杀了。  古人对方孝孺的评价很高,但我认为,他是个迂腐的人。  第一,不管是朱棣还是建文帝当皇帝不都是朱家的人吗?他这样做是不推动时代发展。  第二,也许他并不在意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些学生、亲人们在乎。他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想别人。  方孝孺,别人认为他伟大,我认为他并不了不起。也许他

4、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吧。  这篇作文一开始交代此一行程的时地人事,没有绕弯子,目的清楚。  第二节第一句话笼统写入口处情形,第二句话即紧扣自己的行路方向来写。第三节写路边景物,第四节到达目的地。五六两节,按照行路顺序,移步换物,写到墓碑和碑文。碑文内容没有细写,这符合六年级孩子的思维,别说孩子,就是大人也不一定能把碑文记住,除非是读过有关文本,了解有关历史的人。当然,也可能孩子不想重复前人的评价,他有自己的想法。这一点,老师或者父母可以跟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想法。  到了第七节,孩子直接否定了前人的

5、某些看法。这是一个单纯直率的孩子,很可爱,要鼓励,要爱护。  第八节,概括介绍了方孝孺事件的情况。第九节就抛出自己的看法6“我认为,他是个迂腐的人”。下面两节写出两点理由,第二条还是挺震撼的。  《游方孝孺墓》这篇作文,可能不会被老师当做文笔优美的佳作来讲评或者推荐发表,但这是真正的作文。可以说绝大多数孩子的作文都是这个路子,它不是“美文”,但却可以作为典型的例文。父母也大可不必认为孩子的作文没有进入老师的法眼,没有被印上优秀习作就“不好”。孩子如果能就此经常练笔,是完全可以练就过硬的写作基本功

6、,能够在写作方面有所长进,甚至写出极有价值的好文章的。  二  现行作文教学存在很大弊端。许多语文老师虽然做到“读写结合”,但只是以课文或者报刊上的优秀文章为例子,来给没有多少生活基础的孩子布置写作任务。  作家的作品主要是面向精神生活的,而孩子的作文主要是面向生活实际的。学校里一个班上有很多孩子,语文老师自然是忙不过来,不可能一一指导到位。父母可以伸出援手,从孩子作文的实际需要出发,帮孩子充实生活,在阅读和行走上下些功夫。让孩子阅历变广,情性丰厚,在行动中不断增强观察认识人、事、景、物和发现问

7、题的能力,推断的方法,学会用生活中的事实,通过归纳、概括、判断等思维方式,去探究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著名作家毕飞宇还说过这么一句话,“写作是阅读的儿子”,如此说来,阅读便是写作之父或者写作之母了。游方孝孺墓,可以读些什么呢?6  雨花台是南京人乃至全国百姓都听说过的地方,但估计知道雨花台有方孝孺墓的人不是很多。雨花台之行,可以做些“前课”和“后课”,前课就是事前的了解、准备(包括阅读)。后课就是行游回来之后找一些相关的文章或书籍来读。后课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写。写是不能

8、拖太久的,拖太久,很多想法就忘记了。要趁热打铁,有什么先记下,过了一段时间又想到什么了,再补充进去。  《明史?方孝孺传》篇幅比较长,孩子读起来会很累,甚至厌倦,可以截取感兴趣的一段来读。读完史书中的记载,可以再看看文学作品里对于方孝孺之事的议论。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诸葛佑僧寮遇友,杜慎卿江郡纳姬”中有一段写到雨花台上的“夷十族处”,就是方孝孺墓这个地方。  吴敬梓的文字很好看,对话描写很生动。文中不仅有对“三族”“九族”知识的分析理解,也有后来人们对于方孝孺言行的判断评价。观点很是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