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01872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有关“学生立场”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有关“学生立场”的思考 摘要:现代课堂提倡学为中心,注重学生立场,提倡以学定教。这要求要把学情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答学生之疑,教学生之需,解学生之难;同时要关注学情差异,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能力的提升。当然,充分重视学生立场的同时更应该看到教师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学生立场;学情差异;学生资源 李政涛教授在其《教育常识》一书中提出“学生立场”这一论述。他在书中提到:“学生立场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不等于放弃教育者的责任,对学生放任自流。学生立场意味着学生的实际状态,成为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出发点,成为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学生立场还预示着教育者应当关注学生的生长需要,把
2、发现、满足和提升学生的成长需要作为自身教育的使命。”细究这段文字,笔者认为李教授的“学生立场”观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以学情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学情是复杂的,它包含知识经验、心理特点、行为方式、思维方法、兴趣爱好、困难疑惑、情感渴盼、心路历程等因素。以学情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意味着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4 作为高中语文老师,我们接触高一学生的时候,必须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阅读与写作哪些方面的能力已经建构,哪些欠缺。当解读教材的时候,除了具有教师眼光,还需有学生的眼光,站在学生的角度,遵循学生逻辑,设想:如果自己是学生,初次遇到这样的学习内容,是否有兴趣
3、?理解这些知识的具体困难和障碍在哪里?如果教师对学生之前的情况不闻不问,对他们现在的状态视若无睹,备课时不把自己当作学生去思考文章,上课时又不留足时间给学生阅读与提问,那么课堂就极容易变成没有深度的“滑冰课”,看似热闹,实则学生没什么收获。缺乏了学生立场,教学的生成就很成问题,学生的成长更成问题。 在日常教学中,了解学情的途径很多。比如,在上课前,教师可以事先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的理解有什么问题;或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交谈、作业批改、测试反馈等形式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仔细思考这些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设计时把怎样引导学
4、生解决问题考虑进去,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比如笔者在上《礼拜二午睡时刻》这课时,事先布置学生预习,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为什么反复提到火车车窗外那些面目相似的小镇?”“为什么反复写小女孩脱鞋这一动作?”“母亲对待小女孩的态度为什么粗暴?”“母亲的儿子到底是不是小偷?”“如何看待神甫这个人?”“故事发生的时间为什么选在礼拜二午睡时刻?”4等等。那次备课,笔者就从这几个问题出发,仔细研读文章与各类参考资料之后,形成自己的看法。课堂上,笔者先出示学生的问题,留足给学生相互探讨的时间,在学生对这些问题形成共识的时候,再提出自己的看法,与他们交流。课堂气氛很好,学生纷纷表示这堂课很有收获
5、。这一案例显示,学生的疑惑有些是很有价值的,如果教师细加整理,定能从中寻找教学突破点。以学情作为出发点的课堂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课堂更融洽,效率更高。 二、关注学情的差异 黄厚江老师在他的《语文的原点》中提到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位老师三十年前教《孔雀东南飞》,一遍读下来,师生一起眼泪涟涟。三十年后,尽管他仍是其情哀哀,其声戚戚,其心愤愤,学生却无动于衷。这就是学情变化对教学带来的影响。学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教师却没有因此调整教学策略,教学的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 学情的复杂性决定了学情的差异。不同年代的同龄学生的情况肯定是不同的,同一年代不同地域的学生情况也是不同的,同一学校
6、不同班级的情况也不同,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之间也是存在差异的。教师一定要看到这些差异性。在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要照顾到不同情况的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能力的提升。 三、学生立场不代表教师的“离场” 教师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对学生资源的利用上。学生资源就是来自于学生的能够为教学所用的一些疑问、话语和观点等等。但是,这些资源是零碎散乱的,需要教师花时间去整理、提炼、修改,选出有价值的问题为我所用,才能起到帮助教学的目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对这些资源进行回收,将他们充分编织和重组,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学生,使得课堂讨论落到实处。 其次,体现在对学生的课堂发言的评价上。很多教师对学生
7、不管是否有道理的见解或不同意见,都一味叫好或赞颂。黄厚江老师经常强调:“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但并不是所有答案都对;所有答案都可以,也不是质量都一样好。”4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言质量,给出中肯的评价。当然,教师的评价话语也存在质量问题,所以,教师还是要在课外多花功夫,研读教材,读出自己的想法,而不仅仅只是重复教学参考书上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和学生产生情感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强调学生立场不代表教师的离场,充分重视学生的同时更应该看到教师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