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经典文本学习的思维主线

寻找经典文本学习的思维主线

ID:31401627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寻找经典文本学习的思维主线_第1页
寻找经典文本学习的思维主线_第2页
寻找经典文本学习的思维主线_第3页
寻找经典文本学习的思维主线_第4页
资源描述:

《寻找经典文本学习的思维主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寻找经典文本学习的思维主线  多年的文本教学,让笔者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纯粹地让学生自己去根据文本结构理清文本线索,让学生在分析人物的过程中进一步品味文本的语言的教学思路,理论上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学习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但在实际解读的过程中,因其思维并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很多时候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要想真正让学生走入文本,最关键的还是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寻找到一条最为适合学生的思维主线。下面以《最后一课》为例,谈谈怎样为学生寻找一条经典文本学习的思维主线。  一、整体感知,尊重学生的所有认识  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强调整体感知。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遇到一则文本尤其是优秀的文本的时

2、候,总会在解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借助自己的经验去加工文本,从而形成最初的认知。《最后一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文中的描述往往符合学生的一种心境能够抓住学生的心。如课文的第一段“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要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笔者非常重视像这样的文字对学生所产生的吸引力,因为可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亲近文本,为学生感知文本的主题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看,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这种直觉兴趣与文章主题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认知通道。确实,在“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4的情况下“到野外去玩玩”,不仅是作者都德在文中表达出来的意

3、思,更是当下学生的一种“梦想”,于是文章开头所给出的“画眉在树木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面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就可以让学生进入一种轻松惬意的意境,坦率地说,尽管此时学生大多已经看到了文章的标题,但丝毫感受不到“最后一课”所带来的那种情感上的“压力”,而这样的认知恰恰又可以为后面的学习提供认知失衡的机会,进而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主题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  事实上,学生对文章前一部分的描述确实非常感兴趣,即使到了第8自然段看到“一切偏安安静静的”,此时心中仍然有着一种“逃脱学校”的美好想象。此时,这样的想象与愿望,实际上已经成为学生感知文本前半段的一个思维主线,这条主线在后面的学习中将继续延伸

4、。  二、用心引导,建立学习的思维主线  随着文本解读的进一步深入,文本进入了一个起承转合的阶段,文中的“我”在“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之后,“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然后看到了“我们的老师”一身异于平常的打扮。在笔者教学的经验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此时的思维开始发生变化。这样的描写从文中的“我”的角度来看,还只是一种视觉所接受到的信息的变化,这种变化虽然“异常”,但还不足以让文中的“我”认识到情形不对;而对于文外的“我”(学生)来说,这样的描述已经足以让他们感到有些不对,这种不对与文中的“我”在文中所感受到的“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并不完全相同,因为这个时候,作为阅读者的学生,实际上已经感受

5、到课文标题“最后一课”4所带来的一种隐隐约约的感受。这种认识其实就是思维主线的一部分,将继续驱动学生进行下一步的阅读。  韩麦尔先生正式说出“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此时,学生的思维会一下子进入文本――这是笔者多年教授此文一直关注的学生的一个心理活动,事实上也是笔者每次阅读此文时的一个感受。“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段,成为了本文承上启下的最重要的一句话!于是后面的解读既是文中的“我”的一种独白,也是学生阅读时最重要的一段心理旅程,尽管学生读的时候并没有法语、鸟窝、萨尔河上溜冰这样的情境,但“几乎还不会作文”“还觉得那么讨厌的课本”“韩麦尔先生所给的惩罚与戒尺”,

6、也就成为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同身受。“可怜的人”也成为学生心中产生的与文中的“我”一样的共鸣。而在笔者的引导之下,当学生看到文中的“我”背不出书的时候,韩麦尔先生所说的那一段话,就又成为学生思维主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个时候,文中所阐述的对祖国语言的描述,已经成为学生基于自己思维而理解文本的重要推动力。用学生的话说,“课文开头那段轻松的描述,丝毫无法掩饰阅读课文后的沉重”。笔者以为,有了这样的认识,那就意味着学生在文本感知的过程中,思维已经自然走向

7、深入了。  三、分析归纳,形成学习的主体认知  经由以上两个阶段,笔者看到了学生思维的深入,尽管其中有着老师一定程度上的引导,但学习的主体仍然是学生。在理解文本主旨的时候,笔者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课文以“最后一课”为题,看起来强调的是4“最后”与“课”这两个关键词,但实际上文中韩麦尔先生所强调的又是被称作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的法语。你认为,“语言”与“课”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这个问题给了学生分析归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