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99253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微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作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微课程精细、凝练、针对性强。它以短视频的形式,向学生传播课堂教学内容,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并培养他们的日常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对微课程的特点以及它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实现中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 【关键词】微课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36-02 1.微课程的特点及意义 1.1微课程的特点 微课程是指以微小、凝练的视频形式对课堂教学内容进
2、行呈现。微课程并不只是是引导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而是将教学重点集中在短小的视频中,有助于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加便于掌握。微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简洁、凝练、传播速度快,使教学重点更加明晰,且它易于保存,使学生能够在课后反复观看,真正理解掌握课堂所学内容。 1.2微课程的应用意义4 (1)实现分层分级教学。微课程使知识点更加简洁凝练,并且可以重复演示和观看。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距,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对所有学生进行兼顾,部分学生很难适应教学进度。采用该种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和等级,既能够保障优等生的学
3、习质量,也能够对后进生的学生进度进行兼顾,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微视频,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使课堂教学更加灵活,与当前倡导的分层教学理念相契合。 (2)增强师生互动性。微课程使学生能够应用崭新的思维方式进行课堂学习,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重点及教学脉络也更加清晰。在课题选择、微课制作等方面,教师都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需求,也使学生克服了日常学习中的恐惧心理,更愿意参与到专业学习中。 (3)实现教学创新。微课程的根本诉求是以崭新的课堂教学生形式,使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以及时解决中职
4、院校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微课程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课题研究质量和效率,也使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新型教学探索中,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创新,为技术性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1]。 2.微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预习 教研组人员和专业教师,经过收集和整合之后,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拍摄成微视频,经过加工、剪辑和后期处理之后,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或放到校园网站、班级群里,以视频的方式对具体知识进行讲解。每一个知识点为一个网络课程,时间在三分钟至五分钟左右。正式上课之前或课堂之初,学生可以应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对
5、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预习,简化课堂学习难度。 (2)课堂教学4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PPT的形式,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规整,让学生具备一个明确的认识,继而以微视频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呈现,并在该过程中导入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不仅能够使学生快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以动态化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课堂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中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3)教学拓展 微课程不仅能够向学生传播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点,也能够向学生呈现国内外研究现状等,使学生对本专业知识进行更
6、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4)实训教学 案例教学资源开发中,可以是制作方法、操作规程、典型案例分析等视频或网络课程。微视频制作中,教师可将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分解为多个教学资源,学生参照视频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不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中职院校实训中的相关项目步骤比较复杂,可对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重、难点进行分解,制作成微课程,学生以此为依据,分布实施,达到良好的学习及实训效果[2]。 (5)课后答疑与自主学习4 采用微课程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7、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箱、微信、微博等形式进行零距离互动,教师及时为学生解答学习中存在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他们在日常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3.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程是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它依据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日常学习需求,将教学中的重、难点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时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制作微课程也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研究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实现专业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马涛.中等职业教育微课程实用性探究[J].职业
8、,2014,(36):164-165. [2]晁静.微课程在职业技校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4):148-149.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