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依托特色乡土资源,开发综合实践基地课程

围绕依托特色乡土资源,开发综合实践基地课程

ID:31395294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围绕依托特色乡土资源,开发综合实践基地课程_第1页
围绕依托特色乡土资源,开发综合实践基地课程_第2页
围绕依托特色乡土资源,开发综合实践基地课程_第3页
围绕依托特色乡土资源,开发综合实践基地课程_第4页
资源描述:

《围绕依托特色乡土资源,开发综合实践基地课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围绕依托特色乡土资源,开发综合实践基地课程  【摘要】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根据国家基础教育目标,依托围绕当地丰富的乡土资源,建设开发独具特色的农场大课堂,解决综合实践基地课程从能力目标分解到具体案例实施中的瓶颈问题。  【关键词】基地课程乡土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24-02  我国是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中有八亿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前提。吴中“新生生农场”教学基地,针对初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以识农、学农(小学、初中)、研农、务农(高

2、中)为出发点,在平面布局上既有苏州园林的氛围,又有江南农家的特色,将整个基地作为学生动手实践的“农业实验室”,着力打造识农、学农、研农、务农四大教学板块。  一、围绕当地传统特色的农副产品,开发熟悉识别农作物的“识农”课程  吴中“新生生农场”教学基地坐落在美丽的西山,太湖环绕四周,结合西山特殊的自然气候和地理位置,基地开发了“寻找水八仙”、“辨识洞庭碧螺春”、“识别西山果树”等趣味课程;以“辨识洞庭碧螺春”课程实施组织为例,4学生在教师和小组长的组织及带领下前往茶山辨识碧螺春茶草,采访茶园采茶的茶农,掌握采茶的基本流程与技术。  结合“新生生农场”教学基地内的

3、农作物,如青种琵琶、杨梅、橘子、樱桃、板栗等,利用网络手段把这些特产的学名、别名、分类、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原产地、主要品种、主要价值制作成电子文档并赋予二维码,挂在对应作物上,让学生通过手机,平板等电子工具方便的认识家乡的特产,激发他们开展各项实践研究,并在探索和实践中识别当地栽培的主要果蔬农副产品种类,能说出当地果蔬的主要栽培方式,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二、结合基地现代化智慧大棚,开发学习现代化农业栽培技术的“学农”课程  大棚种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技术,它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深受人们喜爱,因为在任何时间都可吃到反季节的蔬菜;在一般境况下,大棚都采用竹与钢为主

4、的结构骨架,然后在上面覆盖上一层或多层保温塑料薄膜,这样一个简单结构就制造出一个完整的温室空间。  吴中“新生生农产”教学基地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在全省率先搭建现代化智慧大棚学习实践平台;学生在“新生生农场”教学基地,通过对智慧大棚模型的学习,掌握它的基本构造以及对应的功能。在学生掌握熟悉大棚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学校根据不同学龄段的学生开发了“蔬菜设施类型的实地调查和结构观察”、“蔬菜设施内的小气候观测”和“蔬菜无土栽培营养液配制”等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现代化智慧大棚大规模生产农产品。  三、对比传统农业技术手段,开发探究如何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研农”课程

5、4  农业科技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科学技术以及专门针对农村生活方面和一些简单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为了给学生树立科技强农意识,了解掌握一些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农业质量、产量的方法和手段;吴中“新生生农场”教学基地特别划分了两块实验田,一块在自然状态下的实验田,另一块是在智慧大棚内的实验田,两者用于对比参照;并且在两块实验田中安装各种传感装置,将土壤中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酸碱度等数值实时传送到采集器,再有采集器把数据上传到上位机,最终变成学生可以用来采集的数据,用于科研探索;在搭建硬件设施的同时围绕两

6、块实验田,基地开展组织学生参观无土栽培现场活动,测定土壤酸碱性活动,参观当地水稻示范田活动(适用于小学年段),开展果树嫁接活动,考察基地灌溉活动以及开展大棚蔬菜低温冷害的预防措施活动(适用于初、高中年段)等。  以“果树嫁接”课程为例,学生来基地活动前,利用网络等手段对嫁接技术作一些知识储备;接穗由学生在果园里自行采集、剪切,即采即接,教师不必包办,提前准备,但要教育学生采接穗和嫁接时要爱护果树,不随意损坏植株;嫁接的后期护理也很重要,可以只结合嫁接技术作一些讲解,通过开展果树嫁接活动,增进学生对现代农业科技的关注和对科学技术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利用积累

7、起的农耕经验,开发运用现代化农业科技手段的“务农”课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4,书本上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运用内化于心,吴中“新生生农场”教学基地正是学生把学校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产中的实践大课堂,用实践检验知识,组织学生进行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的栽培,使其掌握常用的园艺生产劳动技术,为此基地提供“无土栽培――水培吊兰”、“油桃的果实保护”、“黑番茄的种植与采摘”、“蔬菜幼苗的搬家”等一系列课程。  以“蔬菜幼苗的搬家”课程为例,此项活动的重点是蔬菜幼苗移栽的整个过程,难点是如何定植,在组织实施中,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翻地整地、开沟、选

8、苗、定植、封土填窝等一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