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94614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如何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新时代的教学活动中一改以往教师单调的讲授课本知识,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倡导教师用更多的方式方法去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一改变可谓是教育事业中一项重大的变革,有待我们全面有效地加以实施。 关键词:变革;学习方法;课堂教学 传统的教育方法过于机械化,学生被要求按照教师的思路按部就班地学习,虽然依据固定方式表面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获取学习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适时地弥补了这一教育漏洞。作为新时代的
2、人民教师,更要随着时代变革,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新的教学设计和方法,这是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一、树立新的教学观,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观念是灵魂,人的观念,思想支配人的行为。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首先需要从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入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就要转变以往的旧思想,端正思想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前提、基础,是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关键。有什么观念就有什么行为,教育观念不转变,新课程实施就无从谈起,课堂教学模式也无法改变。教师只有将自己的思想从传统课堂中“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4的模式中转变为新课标提倡的学生掌
3、握课堂主动权的新方式上来,才能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主动思考问题能力充分激发出来,将知识不仅保留在课本中,而且能够将知识真正地体现在实际的生活实践当中,将传统教学思维模式彻底改变。 二、摆正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点,而师生关系一直以来就是不可分割的。新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发展要致力于建立平等对话的、民主协商的、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下,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学生才能自主地探究知识,学习方法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教师教和学生学是教学活动中的最基
4、本的因素,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是为了学,学有求于教,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实质是交往、互动。新的学习方法的变革使得学生和教师能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这样就给学生创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习主体性,运用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学习,从而学习方式变革才能得以实施。 三、开发和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促进学习方式变革4 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只能依靠教科书和参考资料来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少且单一,学生学起来也比较被动。学生对知识掌握靠死记硬背
5、,学生毫无探索意识、自主参与意识。课程资源贫乏在学校教学中已成为普遍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积极参加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把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整合起来,改变学习过程中只从书本中学习知识的现状,让学生把生活与学习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和素材,为学生创设摄取知识的丰富资源环境。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学会学习,养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而不是将学习只停留在教室和书本上。 四、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按传统教学方式组织学生按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序进行教学,学生更多
6、的是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新的学习方式注重由学习结果向学习过程的转变,由老师教向学生自主学的转变,由此,以前那种教学方式以不适应现代教学需要而学生学习方式也随之将发生根本性变革,学习方式将由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向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积极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的学习方式走进课堂以后,教学方式要有新的变化。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听讲和死记硬背,使得学生没有创新精神,这种只重视学习结果不重视学习过程的现象,不仅谈不上运用现代的学习方式学习,一定程度上还淡化了学
7、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新课程的学习方法要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所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对促进学生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4 总之,课程改革之路还很长很长。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要求教师和学生尽快掌握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改掉被动、单一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2]
8、李贤炎.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高考(综合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