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92956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做好创新课堂教学 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做好创新课堂教学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创新型人才的培育,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教学的创新,课堂教学无疑是其中的核心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教师担负着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行为的责任,教师在引导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发挥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六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教师的创新型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创新课堂教学;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18-02 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应对新时期新挑战的战略选择。高等学
2、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目标追求。作为科技创新重要源泉的中国高等院校,如何应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培养创新人才,是刻不容缓的大问题。 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环节。教师要批判性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深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创新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对大学教师的创造性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和探索,是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一、端正态度,热爱教学工作7 随着时代变迁,教学型大学纷纷向教学研究型
3、及研究型大学转型,高校对教师的科研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职称评定及岗位津贴发放逐步向科研倾斜,高校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将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放在了科研上,他们没时间也不愿意顾及课堂教学质量,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而勉强在讲台上走走过场。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和行为,导致教学的重要性逐步让位于科研。随着高校的各项设施、设备日臻完善,教育质量却严重滑坡,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教学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活动的质量。高校教师必须端正教学态度,抱着诚挚的热爱与勤谨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教学是科研的推动力和催化剂,科研水平
4、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实践的积累和提升,教学实践能使自己对基础理论更加融会贯通,为了使学生理解和把握自己研究过的理论知识,必定会对理论作更深入的思考,从而使自己的研究活动有了更好的理论基础。另外,为便于学生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备课过程中需要对之剖析并将其转化为简单问题,这种能力的训练有助于科研中难关的突破;讲课过程中通过表达能力、逻辑严谨及重点突出的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学术交流、科研项目申请书及科研论文的撰写[2]。 因此,积极的教学态度是高校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只有端正教学态度,精心备课、认真讲课,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沉
5、浸在知识和兴趣的氛围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也才能使自己的科研水平更上一层楼。 二、设计问题(启发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7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创造能力首先表现在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上。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需要强烈的问题意识来驱动。在创造性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应该善于提问,设置挑战性任务,激励学生积极思维[1]。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教师所提的问题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所讲知识,该种具有显而易见或标准答案的问题只能培养学生的复制性思维,而非发散性思维,无法点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称不上真正的问题。要培养创新型
6、人才,教师要善于提出能够推动学生深思,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问题。 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一些能够刺激和引导学生思维的问题,并给学生留出一周的思考时间。上课伊始,先行提问,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及对问题的探究情况,然后再带着这种启发引导式的问题授课,教学内容讲授结束后,再次提问,并对前后回答进行比较及点评,这样既可督促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也可激发学生听课的热情与积极性,提高他们对于本学科的兴趣[2]。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主动的知识探求者,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 三、教研结合,培养科研兴趣 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不能仅仅
7、局限于选定一套教材从头用到尾,这样照本宣科是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的,是不可能培养出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教科书和学科的前沿至少相差十年,高水平的教学应该脱离对教材的依赖,结合学科前沿和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提炼课程的核心内容,并对之不断更新和拓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未来发展打基础。7 科研促进教学,科研水平决定知识创新能力,教书育人水平依赖于知识创新基础上的教学,教师的研究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教师需坚持不断地探索问题,不站在学科前沿,就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只有从事科学研究,讲课内容才能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
8、讲述过程才能具有逻辑性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