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92669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多种表征的有机整合,让学生爱上概念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种表征的有机整合,让学生爱上概念教学 摘要:小学数学中有部分概念,可结合几何形体的直观演示,从而建立清晰的直观表象。因为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几何形体(图形)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特点,引导学生整体构建,动手操作,让学生从感知到表象,再抽象概括,就会使学生既理解了概念,又学会了探索的方法,可谓是一石二鸟。 关键词:多种表征;有机整合;概念教学 多种表征的有机整合是指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手段灵活地实现动作表征、表象表征、符号表征、口头语言表征和现实情境表征5种表征方式之间的转化,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概念理解。本文结合《有余数
2、除法》概念教学中,通过以学生喜欢的游戏为插曲激趣,创设贴近现实的情境拉近距离,在动手操作中及时抓住动态的生成,借助多媒体形象直观的数形结合演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爱上概念教学。 一、游戏为课堂插曲,轻松愉快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数学概念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如何将枯燥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情境化,使学生易于接受,就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于是,在《有余数除法》的课前互动,
3、我利用课件呈现一串颜色排列有规律的珠子,问:“你发现了什么?”4随着学生的发现分组圈出其中颜色的排列规律。然后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师生互动:让学生随机说编号,老师都能猜准相应编号珠子的颜色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强烈学习新知的欲望。在新知――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时候,我设计了抢答游戏让学生在紧张的陷阱角逐中,通过不断地辨析,从而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最大的余数比除数小1,通过猜一猜一堆小棒分别搭三角形、五边形可能剩几根小棒?最多剩几根?借助几何直观的形象演示游戏进一步巩固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从而轻松突破
4、难点。 二、情境为课堂主线,拉近距离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表明:“学习应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教学目标是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任何数学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教学时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为起点,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本人在《有余数除法》教学中,先创设分6个草莓,每人分2个,正好分完的情境;接着创设分7个草莓,每人分2个,分后有剩余的情境。先是让学生经历读懂信息,提出问题,动手圈一圈草莓图;根据圈的过程动笔独立尝试写算式,结合图全班交流辨析、表达算式含义的基础上认识余
5、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最后呈现图表引领学生比较两次分草莓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通过同化和顺应构建新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从而拉近学生和新知交往的距离。 三、生成为课堂奏音,演绎精彩4 一节课需要精心的预设,也不能缺灵动的生成,我们一线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生成有机地进行教学,这样的课堂才能上到学生的心坎上。纵观《有余数除法》教学中的生成就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在尝试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时 学生用除法算式表达平均分之后有剩余的情况时,有位学生写出了“7÷2=3(人)+
6、1(个)”的算式。显然,这位学生理解了剩下的这部分应该和商分开来写,他自创了一个“+”的符号来隔开,马上就有人通过预习知道可以用“……”来把商和余数隔开,我在此基础上加以肯定。 2.验证余数比除数小时 抢答游戏辨析算式“12÷4=2(个)……4(根)”情况的错误资源,让学生说理由进行辨析。有位学生指出了“余数不能比除数大,因为余数和除数相等或比除数大的话,还可以再分”我随机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如下: 抓住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成――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老师及时地点拨,我想,这比老师单纯的说教更有效。这样,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深刻,老
7、师教得也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四、操作为课堂建模,受益终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学段的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直观形象的感性知识,不容易接受和理解抽象的理性知识。所以,分草莓的圈一圈活动,沟通了图和式的联系,突出了重点;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借助几何直观比单纯观察算式中余数和除数多了一个几何直观的模型,不仅能“知其然”4,更能“知其所以然”,从而层层递进地深化概念。 总之,在概念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在积极参与、
8、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中学习,从而有效沟通多元表征,让学生对概念不再有畏惧之心,这样的数学课堂才能真正成为焕发师生、生生之间生命活力的主阵地。 编辑王团兰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