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92073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药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药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本文从湘南学院药学专业实施校企合作的实践出发,就如何实施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一些有效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药学人才培养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1.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药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趋于合理化。但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曾较长时期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直到今天在某些高校中仍较严重地存在
2、这个问题。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学校和企业基本上处于分离状态,学校在制订培养计划、教学方案及设置课程体系等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很多课程实用性不强,而企业对学生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往往又被高校忽视,导致很多对口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还需要企业其他工程技术人员长时间地传、帮、带,使高等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形成一条鸿沟,导致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这种矛盾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尤为突出,因而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对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显得非常重要。5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一种
3、办学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理论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人才、设备、技术整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已经在职业教育中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科院校的药学等应用型专业完全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实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建立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校企关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药学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但传统的药学专业教育在教学方式上,重理论轻实践;在师资方面,专业指导教师数量少;学生专业技能及动手操作能力不强,适应不了企业的需求;在
4、办学思想上还停留在学历教育;一些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学校又没有培养。因此,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药学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非常必要。 2.湘南学院药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践 我们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药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外聘教师制度、见习与实习、毕业论文指导、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1)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由高校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对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有效指导,共同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发现并解决模式运行
5、过程中产生的问题。5 (2)外聘教师制度。聘用企业高级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例如,我们外聘郴州市药检所、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和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高级技术人员来校讲授《药物分析》《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和《毒理学》等课程。同时建立外聘教师考核制度,定期进行督导听课,在授课补贴上给予相应特惠,以保证其积极性。 (3)培养“双师型”教师。根据湘南学院“三百工程”(即百名青年教师国内进修,百名教师进企业,百名教师出国研修),为进一步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到制药一线企业顶岗锻炼,并管理学生
6、,同时了解制药企业的用工信息、最新技术发展趋势。顶岗锻炼的老师还可帮助学校主动调整培养目标,修改课程设置,锻炼后回校的老师,通过申报教学改革项目,可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校的教育与企业密切接轨。 (4)见习与实习。改进见习、实习制度,见习主要采用对大生产场地实地观摩、经验分享、小组讨论的模式,生产实习中则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强化见习实习效果。 (5)毕业论文指导。安排部分大四学生去相关企业做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内容与企业生产科研相对接,解决学生在企业做毕业论文遇到的问题,规范毕业论文指导过程,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
7、6)产学研合作。我们与华润三九(郴州)制药有限公司、湖南大诚中药生物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济草堂金银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郴州邦尔泰苏仙油脂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探索与企业建立研发创新平台、产学研基地等,加强与企业的科研合作,为企业发展解决技术难题及对企业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3.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经验总结5 通过这几年的药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借鉴。 (1)校企合作应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诚然,校企合作中
8、政府和法律这些外部的政策和法规保障至关重要,但还有赖于学校和企业内部的动力支撑。只有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利益共享,校企合作才能成为双方的自觉行为,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双方互动。 (2)目前,我国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增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