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91234
大小:11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09
《别让落点“缺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别让落点“缺席” 摘要:初中科学教学注重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必须关注其落点。科学课堂探究活动的落点,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体现科学探究的基本思想和特征,适合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 关键词:科学;探究;对策 科学教学的一个鲜明学科特色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通过引领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分析和讨论等探究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然而我们冷静思考,会发现当下的许多课堂探究活动依然是“新瓶装旧酒”,热热闹闹进行探究的背后,仍旧是知识的灌输传授。课堂学习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探究的落
2、点也必须随之调整。探究活动要做到真正有效,最关键的途径必定是关注探究的落点。 一、科学课堂探究活动与落点 美国生物学家施瓦布首倡探究教学,强调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通过探究活动学科学方法,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探究过程相结合。《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科学探究是科学的本质特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提出问题,通过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等途径解决问题”[1]。这些理念均指向教学中的探究活动应该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11 落点一词,一般意义上指物体降落的位置。探究
3、活动的落点,理解为探究活动的设计中应该关注的立足点,它是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桥梁。 科学课堂探究活动的落点,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体现科学探究的基本思想和特征,适合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2]。即落点于学生现实认知、情感体验、思维梯度等方面,有效的探究才能达成。 二、科学课堂探究活动中“缺席”的落点及应对策略 在一些探究活动中,教师看似基于学情展开活动,实则首要关注的问题仍然是“我该怎样顺利完成或完美呈现探究活动”,学生的探究活动实则是一种“被需求”的活动,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恰似飞鸟过天空,不留一点痕迹,自然无高效可言。 (一
4、)“缺席”的落点――现实认知 案例1:《电磁感应》教学片段 活动一初探电流 师:你能否借助桌上的实验器材,连成电路,利用磁场寻找到电流?(4分钟) 结果:学生没有找到电流。 分析:可能电流太小,无法用电流表显示。 活动二再找电流 师:用灵敏电流计代替电流表(或小灯泡)连成电路,再寻找电流。(3分钟) 结果:学生还是没有找到电流。11 分析:也许是电流实在太小了,小得连灵敏电流计也无法检测到。(学生沉默) 师:如果电流再大一点就好了,用什么办法可以让电流增大些呢? 生:磁场强一点。 师:这个想法不错,但根据我们现有的
5、条件,磁场只能用蹄形磁铁来提供。蹄形磁铁磁性最强的区域在两极间,我们尽可能地用磁性最强的区域来研究。除了让磁场强一点之外,有没有其他方法了呢?我们知道通电螺线管磁性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增强? 生:增加线圈匝数。 师:增加线圈匝数也就是增加了螺线管的长度,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增加导线长度的方法来增大电流呢?同学们观察一下,刚才在两极间的导线比较短,我们如何来增加两极间导线的长度呢? 生:绕成线圈。 (师演示,把直导线绕成线圈全部放入蹄形磁铁的两极间) 师:那我们的猜想到底可不可行?做一做实验就知道了。 活动三再寻电流 用线圈代替
6、铜导线连成电路,寻找电流。(3分钟) 结果:学生找到了电流。 【思考】现实认知“缺席”,探究脱离根基 在某些课堂探究活动中,活动设计没有落点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与认知水平,使探究活动陷入“空中楼阁”的状态,课堂僵化,失去其有效性。 【对策】把握认知的现实性11 《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所以探究活动的设计,应植根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与认知水平,并且对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需求与问题有预估意识。 现实认知,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切入点。现实认知,简言之,即学
7、生课前积累的科学知识、经验技能等。学生的现实认知往往与教师的预设认知有一定差异。在探究活动中,必须要正视这种差异的存在,并从学生的现实认知出发,找到学生根据自己的现实认知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才是符合探究需要的实际问题。教师若能据此搭建有效的“桥梁”,使符合学生实际的真实问题通过探究活动被解决,探究才是真实而有效的。 上述案例中,学生现实的认知包括电流及其产生的条件、电流的磁效应这些概念性的知识。关于磁场是否能产生电流,这是学生探究的需要,即本次探究活动的切入点。而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教师虽然考虑到这个探究需要,却未基于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
8、认知水平,“磁场”“电流”这些科学概念,于学生而言,极其抽象。尽管教师不断引导学生优化实验探究方案,细化探究过程,但始终没有着眼于学生的现实认知。如此开放性的探究设计,加上两次失败的寻找,极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