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ID:31389216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人文素养_第1页
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人文素养_第2页
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人文素养_第3页
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人文素养_第4页
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人文素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阅读课上,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全神贯注,笔不停“蹄”,生怕漏掉教师讲的每一个要点。教师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生字生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一路讲来,知识点、考点可谓面面俱到,应有尽有,讲解透彻,思路畅通。而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却未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去体会感受,只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  练习(小测)课上,教师们殚精竭虑,把课文“碎尸万段”,搬出一道道曾经考过的中考题、统考题,把课堂变成纯技术性、操作性的训练课,采用“题海战术”,全方位轰炸。只有能

2、够达到对答如流了,百考不倒了,师生才皆大欢喜。  以上现象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也是当下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现状。教师纯粹为考试而教,为升学率而教,教师成了知识的“灌输工”,学生成了接纳知识的“容器”。教师“麻木”的教,学生“麻木”的学,这样教育出来的“人才”会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素质吗?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才是其本质属性,语文科的任务主要是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感悟,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打下精神的底子”5。近年来,语文教学强调人文、突出个性发展的呼

3、声越来越高。英国的作文教学,从表达自己的思想到文艺批评与欣赏,都强调把自我表达、培养个性和独创性作为母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日本提出国语科是一门以培养性情和人品为目标的学科,“通过语文教育培养丰富的人性”。  爱因斯坦说:“什么是素质?当我们把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才是素质。”所以美国国际教育中心主任萨达特说:“我们应该教我们七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天都来问老师一句话,现在教给我们这些东西,我们将来哪一天还有用?”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时印象最深刻最鲜明的应该是教师在课堂上能让学生“感动”,引起内心震撼的东西。

4、对于那些程式化、刻板化、枯燥乏味的内容,纯粹为考试而学、操练的东西,都只是匆匆过客,过往烟云。  新课标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淡化了汉语的语法知识,凸显“人文性”。作为教师应抓住课文“触情点”,深挖课文中的人文内涵,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课堂闪亮鲜活起来,让学生震撼激动起来,调动他们的每一个器官,触动他们的每一根神经,把他们带入课文情境中,让他们成为其中的人物,让他们感同身受,并擦出思想的火花,产生心灵的共鸣。以都德的《最后一课》为例,这篇课文强烈的“爱国”思想极富震撼力,“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

5、言……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一点,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也能从内心意识到我们母语的重要性,使“祖国”这个曾经模糊的概念鲜明地刻在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头脑中。“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母语,他的国家也将消亡”,文中的“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的教训难道不够让人警省,发人深思吗?5  笔者从教以来,《最后一课》这篇课文上过多次,作为教师,我清楚地意识到文中深厚的“人文底蕴”就是课堂教学的“宝藏”。因此,在教学中极力地去凸显课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设计读、探、品

6、、测等环节,与学生一起融入到课文中,让情感的“野马”尽情放纵驰骋,在课堂上“我就是都德”、“我就是韩麦尔先生”、“我还是镇上的郝叟”。我自责,我愤怒,我悲哀,我爱学校,我爱学生,我爱母语,我爱祖国。我的“感动”也能让我的学生觉得他们就是“小弗郎士”,在那一刻,他们也自责、懊悔、因而专心认真,热爱母语、爱祖国,“感动”油然而生!这样不仅让我感动,也让学生感动,当然教师感动了才能让学生感动。这样的课文,这样的课堂,这种情感,这种心灵的历程,师生难忘!让人铭刻心头!  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母语”教学的重要性,也要让学

7、生认识到“母语”学习的重要性,还要“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勿庸置疑,这一点当然不是靠“满堂灌”,不是靠技术性、技巧性的训练所能实现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师生双向的、相互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它不是通过程式化、操练性的教学可以达到的,也非学生天生或可以速成的。它与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导者――教师有密切的关系。下面主要谈教师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的责任和使命。  第一,做传递正能量的好教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5  目前,有相当部分的教师看不

8、起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心理不平衡,缺少职业自豪感,同时受社会上某些不良现象的影响,思想认识有偏差,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部分教师在学生面前过分内倾,不愿意与学生打交道,与学生有相当远的距离,像是与学生之间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教师的这种情况恰恰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格格不入,一个人格上有缺陷,心理不够健康的教师如何能教育出人格健全、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