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材运用的两点建议

关于语文教材运用的两点建议

ID:31388758

大小:11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09

关于语文教材运用的两点建议_第1页
关于语文教材运用的两点建议_第2页
关于语文教材运用的两点建议_第3页
关于语文教材运用的两点建议_第4页
关于语文教材运用的两点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语文教材运用的两点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语文教材运用的两点建议  语文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及社会需要而编写的供语文教学使用的材料,它是师生交流的凭借。正确运用教材是确保语文教学科学有效的前提和基础,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教材却是语文教师面临的现实难题。特别是课改以来,教科书编写的“开放性和弹性”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挑战,以致有经验的教师都感叹:越来越不知道怎么教语文了。  与以往教材给语文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教学要求不同,本次课程改革大力强化了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教学评价的多元性,使语文教学更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技能。从正确运用教材的角度来说,语文

2、教师的教学应该符合两个方面的要求:课前具有明确的意识,课后进行系统的反思。  一、明确的意识  意识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是人类大脑的一切活动及结果。按照《心理学大辞典》的解释,意识是“人特有的心理反映形式。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觉知以及对自身的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终止的监控。表现在能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性和事物间的内部联系,能依据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或调整自身的内部状态。”①11意识贯穿于人的整个认识活动过程,在现象和本质之间来回穿梭,通过人的意识活动实现个体从现象到本质再到现象再到本质的循环往复。这就意味着

3、,语文教师的教学应该具有明确的意识,即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王荣生从教学内容的角度也指出,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即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②除了“教什么”和“为什么教”,语文教师还应该关注“怎样教”。“教什么”和“怎么教”分别解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的问题,而“为什么教”则解决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选择的原理和依据。其实,教学方法是孕育在教学内容之中的,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就体现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简单地认为,语文教师的工作可以归结为三个范畴:内容、方法和原理。  语文教学体现为内容、方法和原理三个范畴

4、。“内容”指的是语文教师要明确地认识到课堂教学包括哪些知识内容,“方法”指的是这些知识内容以何种方式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原理”则意味着语文教师要找到选择和呈现这些知识内容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对于“内容”和“方法”一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绝大多数的教学都缺乏“原理”的支撑,或者很难找到“原理”的支撑。准确地说,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还没形成这个意识,他们都是凭着经验在“想当然”地进行教学设计,凭空“想”出某篇文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几乎没有意识到要去寻找“内容”和“方法”背后的“原理”支撑,这应该是吕叔湘在三十年前所批判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根本原因。缺乏“原理”11的

5、支撑,语文教学也就出现了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百个语文教师面对同一篇文章能教出一百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全不同的语文课,同一个语文教师在不同的时期也能将同一篇文章教成完全不同的语文课。尽管我们对这种现象赋予其“多元化解读”的称号,美其名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个称呼背后依然难以掩盖语文教学混乱不堪的现状,这种“我认为”“我主张”的思维就是语文教学科学性严重不足的典型表现,尽管我们仍然以教学的“艺术性”来掩盖这种不足。  与此相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可以归结为内容、方法和原理三个层面。“内容”意指学生要清晰地知道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语文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的具体所指。“方法”意指学

6、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找到发现知识内涵和外延的恰当方法,并能实现方法的运用自如。“原理”即为学生理解并掌握语文知识背后的逻辑基础,理解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对语文知识生产的原理和规律,从而实现举一反三的效果。当我们从内容、方法和原理三个层面来学习《背影》这篇散文所体现出来的“人间至情”时,教学内容的设计就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①文中的人间至情长成啥样;②作者以何种方式描述至情;③为什么作者要这样描述这种至情。如果语文教学能够从这三个方面展开,那么学生对“人间至情”就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通过《背影》还可以学习“人物描写”这一写作方法。很明显,“人物描写”的写作方法是在描写第二次背影时

7、体现出来的,那么内容、方法和原理就应该这样体现出来:①这一段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这些方法有何特征;②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这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运用时需要注意哪些要求;③这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各有什么作用,怎样使其作用发挥到最大。  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说,任何学科都体现“经验→知识→观念→原理”的生成路径。个体的生长首先是从经验开始的,经验即“11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③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