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87168
大小:11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9
《创设好点生成好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设好点生成好课 摘要:通常我们说的好课往往不是从头到尾都完美的课,多是有一两个亮点的常态课。文章从五个方面,谈谈创设“好点”生成“好课”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学设计;好点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2-0046-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2.016 通常我们说的好课往往不是从头到尾都完美的课,多是有一两个亮点的常态课。亮点哪里来,首先是教学设计。基于此,本文拟从教学设计的视角谈谈好点的创设。 一、
2、精心预设,创设引力点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不到学生冥思苦想而有所体会的程度,教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古老的东方教育智慧对今天的教学过程仍有值得借鉴的意义。以学生为主体的“好课”,少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少不了教师为学生预设一个探究学习的氛围,营造一方思维活动的空间,用开放性的问题作为课堂的“引力点”,从而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以《化学1》“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8教学为例[1],预设系列问题来引导探究实验步骤和发
3、现误差,以配制100mL0.1mol/L碳酸钠溶液为例,设置实验前、中、后的系列问题串联起教学过程。 问题一,实验前,需要计算些什么?如何计算? 问题二,实验中,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称量的准确性,需要注意些什么?溶解过程中,需要多少水溶解?若需准确量取溶剂,用什么仪器?若无需准确量取溶剂,请说明理由。转移的前、中、后分别要注意些什么? 问题三,实验后的误差分析。若操作不当,引起误差偏大还是偏小?请说明理由。 教学过程由问题引发,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展示,再进行纠错。课堂上学生不断地查阅资料、积极思考、主动地
4、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回答、交流和纠错中,引发思维螺旋式上升。于是,成就了一节有思想的课。 二、建构目标,塑造期待点 记得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辗转得了一部侦探漫画,兴冲冲的打开来一看,漫画第一页竟就被人圈出一个人物,写着:这就是凶手!此人懊丧至极。学习也一样,如果教师的教学目标只是知识点的灌输,一味地将知识点和盘托出,就会像那个剧透的人,剥夺了学生探究问题的乐趣。相反的,如果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进而解决书本和生活、社会中的化学难题,培养学生具有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那么就需要尊
5、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用目标引领学生一步步探索和接近真理,让科学严谨缜密的思维方式绽放魅力,激发学生探究、思考。 以《化学1》“常见物质的检验”8为例,通常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物质某些物理性质将物质粗略地区分开,但更多的是根据不同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某些特征反应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因此,教学目标有二,一是理解物质检验的依据,二是学会Cl-、SO42-、CO32-、NH4+、Na+、K+等常见离子的检验,前者为后者拓展学习的宽度,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学习应用知识的方法,提高能力。 为达成目标一“理解物质检验的依据
6、”,让书本知识立体化,让生动的实例为课堂注入活力,如生活化的“真假米粉、蜂蜜的检验”,专业性的“农药的检测工作”,科技研究最前沿的“金属铀的研究进展”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思考并得到结论:物质检验的依据就是微粒的特征反应。 那么,如何完成目标二呢?教师可以设计有一定思维容量的问题,让学生不仅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鼓励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设置综合性的习题来检验目标的完成情况。 因此,不妨组织讨论:检验Cl-、SO42-、CO32-、NH4+、Na+、K+等离子的过程中,需要添
7、加其他试剂吗?若需要添加,不同试剂种类、添加顺序以及添加量(过量/少量/适量)会对离子检验有怎样的影响?有没有新的检验方法?在合作讨论、反复试错后,学生发现有些条件不能改变,而有些条件可以改变,自此不再拘泥课本,有了自己的理解。这不仅让学生对操作细节理解得更深,更能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能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2]。8 接着给出例题: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NH4Cl溶液、(NH4)2SO4溶液、KCl溶液、K2SO4溶液,请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鉴别。引导学生回顾课堂讨论的流程,先独立思
8、考,后小组交流,再全班展示。教师组织学生从操作规范、实验结果、实验步骤、改进实验等角度来评价、讨论和总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较好,成就一节有追求的课。 三、打好伏笔,巧设加油点 胭脂斋评红楼梦有一句话非常妙:“草灰蛇线,伏延千里”。有时作者看似信手写下的小人物,日后将会出场,并在整个小说中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让人印象深刻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