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85938
大小:10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思维方法”是攻克中考化学把关题的法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思维方法”是攻克中考化学把关题的法宝 化学计算题、实验题是历年来中考化学的经典题型。纵观近几年中考卷,具有赋分较大、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灵活多变的特点,不仅能全面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可以测试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化学计算和实验题具有很高的区分度和很好的选拔功能,是同行们公认的把关题,也受到了命题人的青睐。思维方法是人们通过思维活动为了实现特定思维目的所凭借的途径、手段或办法。在中考备考中,除了要夯实基础知识外,还应注重一些重要的思维方法的渗透,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系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潜移默
2、化地得到思维能力的提升。笔者将自己在中考复习中的复习策略和指导学生解题的思维方法,结合具体例题,进行了归纳,与大家交流,以期抛砖引玉。 一、等量法 等量法就是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等概念所包含的各种比例关系,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式,直接列比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等量法抓住元素质量或物质质量不变,建立关系式,化繁为简,减少计算误差,是化学计算常用方法之一。 例1:(2012年广州)将mg氧化铜加入稀硫酸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再将滤渣A加入足量稀硫酸中,有气泡冒出,充分反应
3、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3.2g。 (1)滤渣的成分是______,滤液B的成分是______。5 (2)原氧化铜的质量m=_______g。 解析:滤渣中加酸有气体,说明成分为Fe、Cu,Cu已全部置换出来,为3.2g,依据铜元素质量不变,可求出氧化铜为4g,如果写三个化学方程式,计算求解,将花费大量时间且易算错。 二、差量法 化学反应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会出现固体、液体、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根据该变化的差值与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可求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这一方法叫差量
4、法。此法解题的关键是分析物质变化的原因及规律,建立差量与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2:(2013年佛山)为了分析生铁中铁的含量,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实验研究,即取6g生铁与10%的盐酸反应,并绘制了加入盐酸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图(见右图)。 (1)铁完全反应用去盐酸的质量为______g。 (2)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某同学列出了如下计算式:生铁与盐酸刚好反应完全时所得溶液质量=(73+6-a)g,小明对该计算式提出了质疑,请指出其中的错误_______。 (4)小华另设计了
5、一个实验方案,即用6g生铁粉与20%的硫酸铜溶液反应来分析生铁中铁的含量。请你画出加入硫酸铜溶液质量与固体质量变化关系的曲线。5 解析:(4)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铜质量为80×20%=16g。 最后的结果就是6.8g。 三、特殊值法 在所给题目中缺少实例,无数据,仅有字母或仅有比值,在解答该类题设未知数之前,先假设一个题目中缺少的关键量为假设量,即一个已知量,补充解题的条件。然后,此假设量可参与整个化学计算,使计算过程简单、清晰。但该假设的已知量只帮助解题,不会影响最终结果,这种解题方法叫特殊值法。 例3:(2013年盐城)在C
6、H4和H2混合气体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混合气体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质量比为________,把CO2和H2按分子比1:1混合,可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产品:如__________。 解析:设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00g,这样各个量就有了真实可推的数据。 四、对比法 解题时对题目给定的已知条件或数据,结合有关知识进行全面、仔细地分析、比较,然后确定正确答案。此法解计算型选择题时可避免对各备选答案一一进行计算。 例4:(2004年郑州)已知完全中和一定量的某盐酸,需100g80%的氢氧化钾溶液,若改用100g80%的氢氧化
7、钠溶液,则反应后溶液的pH() A.大于7B.小于7 C.等于7D.无法确定 解析:比较相同质量的NaOH和KOH(Na=23K=39),碱性更强的是NaOH,故选A。5 在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采用对比法教学,效果很好,笔者也作了归纳。如:分子和原子原子与元素化学性质和元素种类的决定因素等。 五、近似平均值法 混合物中确定各组分的有关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中难度较大的一种题型。如混合物中各组分均能与某一物质反应且得到的产物中有同一种物质或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均含有同一种元素,要确定其成分的有关计算可用近似平均值法求解。解答此类题的
8、关键是要先找出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平均值(如金属与酸反应生成H2平均质量、平均质量分数等),此平均值总是介于组分中对应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例5:(2010年荆州)小明用6.5g不纯的锌与足量稀盐酸完全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