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78132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辽源市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分析及解决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辽源市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分析及解决对策 [摘要]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吉林省辽源市的劳动力基本情况做样本,分析制约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提出促进劳动力转移应当采取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5-0011-01 辽源市位于吉林省的中南部,辖东丰、东辽两县、龙山、西安两区。现有农业人口64万人,占全市总人
2、口的54%,农村劳动力33万人,其中约9.3万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常年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多没有割断农业脐带,处于低水平状态。只有客观分析制约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采取有效对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才能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辽源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 1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1.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5 辽源市所辖两县都是商品粮基地县,其中东辽县又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两县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交通区位优势不明显,辽源市处于
3、交通枢纽的四平、通化和辽宁省沈阳、抚顺、铁岭等城市的夹角地带,发展受前后夹击;经济结构不优,辽源因煤而兴,亦因煤而衰,以往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已近枯竭,经济转型刚刚起步,经济总量仅占全省的5%左右,综合发展指数处于全省九个市州偏下水平?;农民收入渠道有限,全市农民依靠经营土地获取收入占农民可支配性收入的占比为70%左右,工资性收入占比为20%左右,而转移支付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比仅为10%左右;用工市场不景气,房地产开发市场疲软,建筑性用工明显减少,城市能提供给农民的就业岗位在工种、技术等方面要求严格,技术密集型工业
4、企业用工总量偏少。 1.2相关制度 一是农与非农存在待遇上的本质区别,城市居民特别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财政予以补贴相当比例的“五险一金”,退休后由财政负责供养,养老无忧,而农民基础养老金也只有每月每人70元,与城镇企业退休职工每月每人养老金平均数2000元比较,相差28.6倍;城镇职工有公益岗位等可供选择,子女按照学区管理,就近就便入学有,农民如果进城打工,少有企业为农民足额按时交纳“五险一金”或其中一部分,部分企业不能按时结算农民的工资、工伤得不到及时救治和补偿、自身权利受到侵害、就业性别歧视等都
5、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 1.3劳动力自身问题 一是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较大,增量空间充足。全市未来5―10年,仍会有2―53万的剩余劳动力增加空间,总量供给是有保证的、充足的;另一方面,辽源市城区、东丰县县城东丰镇、东辽县县城白泉镇分别确定了城市扩容目标、实施战略、主要任务,随着上述项目的如期实施和推进,均会不同程度拉动区域性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预计未来3―5年对劳动力的需求仍有较大空间;再有农村土地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工商资本下乡、农业科技进步、农业设施改善、农业综合开发等不同程度促进劳动生产
6、率的提高,减缓劳动力向土地的过度依赖经营,可腾出部分农民成为剩余劳动力。 1.4劳动力素质和市场 全市农村劳动力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占87.5%,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初级?职业技术培训等才19.5%;农业产业化链条太短,农产品流通不畅,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全市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对农村劳动力需求不足,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减少,工业吸收农村劳动力能力降低;小城镇建设只注重人口扩张、房地产开发,缺少应有的产业支撑,无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1.5土地承包政策 土地承包政策长期不变的信号加上近年来发放各种补贴
7、等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深化和加强,给农民赋予土地更多的留恋情结。由于农民收入的相当比重和份额出自于经营土地,且多数农民没有更出色的一门手艺,对其他行业不愿入门,经营土地只需简单劳动,几乎没有太精尖的技术含量,效益虽说不是很高,但基本把握性很大,不是有更好的项目、更好的产业来维系农民的生活,农民不会轻易放弃对土地的经营。 2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2.1强化农业保护政策5 面对各地出现的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低下、大宗农产品结构性趋同等问题,要在政策上、信息上、技术指导上、财政支持上予以扶持,向
8、特色农业、效益农业等方向发展,坚持农产品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效衔接,实现品牌推动、集约经营、搭建平台、利益共享、实现双赢的目标。 2.2建章立制 政府应当研究和出台创新土地承包权、经营权的有偿转让、转租、入股抵押等有关政策,细化有关规定,释放农村改革新的信息,逐步消除农民恋土恋家,过度依赖经营土地的倾向;建立和深化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暂住证”制度,逐步解决农民与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