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康杖子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辽宁康杖子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ID:31378096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辽宁康杖子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_第1页
辽宁康杖子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_第2页
辽宁康杖子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_第3页
辽宁康杖子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_第4页
辽宁康杖子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康杖子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辽宁康杖子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摘要】该矿床是以铁、钼为主共生铜、铅、锌的多金属矿。本文阐述了该矿床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初步认为康杖子多金属矿为矽卡岩成因类型。但由于围岩性质的不同和成矿物质的分带富集-沉淀的原因,在不同部位形成了不同矿种矿体。  【关键词】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辽宁康杖子多金属矿隶属辽宁省朝阳县东大道乡,地理坐标119°54′00″;41°31′45″。该矿床是以铁、钼为主共生铜、铅、锌的多金属矿。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旨在对该矿地质特征和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1成矿地质背景  矿床位于华北地

2、台北缘内蒙地轴与燕辽台褶带辽西台陷二个构造单的接触过渡部位。具体为中朝准地台(Ⅰ级)→燕山台褶带(Ⅱ级)→辽西台陷(Ⅲ级)→朝阳穹褶断束(Ⅳ级)的北西边缘,该穹褶断束呈NNE向展布。断裂发育,岩浆作用强烈,是辽西地区十分重要的构造-岩浆岩成矿带。区域矿产主要有金、铁、铜、铅、锌、锰。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分布单一(见图1),为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中―6深海相碳酸盐建造。主要岩性为白云质灰岩,局部地段见燧石条带或夹燧石结核白云质灰岩。地层产状稳定,倾向220~240°,倾角20~40°,厚度2800m以上。区内自下而上,可分为二个岩段,其间均无明

3、显标志层。与杂岩体接触部重结晶现象十分明显,局部变成大理岩或大理岩化白云质灰岩,杂岩体接接触带可见矽卡岩化、褐铁矿化和铁锰碳酸盐化及蛇纹石化,大理岩化,局部地段已构成矿体。  2.2构造  区内构造形迹,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表现为一走向北西,向南西缓倾斜的单斜构造。断裂构造分为三组:  (1)北西向断裂。该组断裂走向300~340°,倾向NE或SW,倾角65~80°,以脉岩、破碎蚀变带形式产出,控制了花岗斑岩的侵位,是有利的成矿赋存空间。  (2)北东向断裂。该组断裂走向5~40°,倾向NE或SW,倾角70~80°,以蚀变破碎带形式产出或被脉岩充填。  (3)东西向断裂。

4、该组断裂走向近东西,向北倾斜。多被闪长岩体等中酸性脉岩充填。地表构造迹象不明显。  2.3岩浆岩  矿区岩浆岩主要为闪长岩和花岗斑岩侵入体,其次为各种脉岩,均属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2.3.1闪长岩6  地表出露面积约0.018km2,呈不规则近等轴岩株状产出。岩体深部呈复杂筒状体,以高角度向北倾斜。内外接触部有钼、磁铁矿体分布,与蓟县系地层呈侵入接触关系,局部被后期侵入的花岗斑岩穿插,闪长岩体的舌状突出体或凹陷部位,是最有利的成矿部位。  岩石呈灰绿―灰白色,粗粒结构,组成矿物中性斜长石65%左右,角闪石黑云母之和25%左右,磷灰石、黄铁矿、榍石10%左右。地表主要

5、蚀变为高岭土化、碳酸盐化及褐铁矿化。深部主要蚀变为较强的黄铁矿化及辉钼矿化。  2.3.2花岗斑岩  隐伏贯穿于矿区南北,花岗斑岩钻孔控制长度为1.1km。北西走向,呈隐伏脉状产出。与雾迷山组地层、闪长岩,呈侵入接触关系。花岗斑岩穿插闪长岩,并对早期与闪长岩有关的矽卡岩矿体,具有破坏、改造、叠加作用。花岗斑岩与铁、钼、铜成矿关系密切。  岩石呈浅灰~灰白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为石英、正长石、斜长石,正长石含量10%左右,斜长石含量15%左右,石英含量20%左右;基质由隐晶-微晶的长英质成分以及黑云母组成,含量55%左右。  2.3.3脉岩类  主要分布在矿区闪长岩和

6、花岗斑岩外围,主要脉岩有闪长玢岩,正长斑岩、煌斑岩、霏细岩。  2.4围岩蚀变特征  矿区围岩蚀变强烈,主要有大理岩化、矽卡岩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蛇纹石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钾化和硅化等。按蚀变组合可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1)受杂岩体与雾迷山组碳酸岩地层接触带控制的围岩蚀变主要为矽卡岩化、大理岩化和蛇纹石化,其次为黄铁矿化。6  (2)受闪长岩体中破裂裂隙控制的围岩蚀变主要为黄铁矿化、硅化。  (3)受雾迷山组碳酸盐地层中蚀变破碎(裂隙)带控制的围岩蚀变主要褐铁矿化、铁锰碳酸盐化和硅化。  与成矿有密切关系的蚀变为矽卡岩化、蛇纹石化、黄铁矿化

7、、硅化。  3矿床地质特征  3.1矿体特征  矿区共控制137条矿体,按其赋存空间、围岩性质和主要有用组分特征分为6个系统。矿体呈脉状、似层状或大、小扁豆状产出。单个矿体长50~1126m,厚度1.10~91.19m。平均品位Fe15.00~55.78%,Mo0.03~2.526%,Cu0.31~4.374%,Pb0.50~1.10%,Zn0.549~2.12%。各系统矿体基本特征如下:  3.1.1一号系统矿体  产于闪长岩与花岗斑构成的杂岩体约200m以上的雾迷山组白云质灰岩层间,是受闪长岩与花岗斑岩联合控制的矽卡岩型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