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瓯饭坑矿区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pdf

福建建瓯饭坑矿区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pdf

ID:51510102

大小:1.44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6

福建建瓯饭坑矿区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pdf_第1页
福建建瓯饭坑矿区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pdf_第2页
福建建瓯饭坑矿区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pdf_第3页
福建建瓯饭坑矿区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pdf_第4页
福建建瓯饭坑矿区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建瓯饭坑矿区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16福建地质GeologyofFujian第3期福建建瓯饭坑矿区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蔡建设(福建省地质测绘院,福州,350011)摘要建瓯饭坑矿区金多金属矿呈脉状产于北东向构造蚀变带中,主要围岩为流纹斑岩和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矿体明显受构造断裂控制,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为次火山热液型矿床。关键词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成因探讨找矿标志建瓯饭坑1区域地质背景建瓯饭坑矿区位于闽西北隆起带东侧,松溪一建瓯坳陷带与闽东火山断坳带屏南一梅林断陷带北段‘11交会处附近,北西向东坑火山盆地南侧。即处于隆起构造带与火山断陷带复合部位,西部为政和一大埔断裂

2、带北段。成矿区属政和一建瓯金银矿集区。出露地层[2]有早震旦世龙北溪组变质岩,晚侏罗世长林组、南园组沉积一火山岩和早白垩世石帽山群火山岩。岩浆岩主要分布于东北、东南及中部地区,以燕山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伴随着岩浆喷发和侵入活动。区内断裂构造以北东、北东东向为主,北西、南北向次之(图1)。区域内分布较多金多金属、多金属矿床(点),如边溪、岭尾、上山岗、后坪、小坑、王厝、翁坑、砂坑、东际等多金属、金多金属矿床(点)。区内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Au、Ag、As、Sb、Pb、Zn异常主体为盖林一翁坑一小坑一溪底异常带①,表现为异常成群成带分布。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简单②

3、,主要为中生代晚侏罗世长林组下段、南园组第三段及早白垩世石帽山群下组(图2)。长林组下段:分布于矿区西南侧,出露面积较小,为一套沉积一火山碎屑岩系,主要岩性为凝灰质粉砂岩、砂岩。南园组第三段:在矿区内大面积出露,主要岩性为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流纹质凝灰熔①福建省闽北地质大队,1:5万后山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86。②福建省地质测绘院,福建省建瓯市饭坑矿区金多金属矿地质普查报告,2010。收稿日期:2015-01—16作者简介:蔡建设(1957一),男,工程师,地质矿产专业。第3期蔡建设:福建建瓯饭坑矿区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凶探讨217匪因轴黜硼嵫堋回早白黜硼岍蛆固蛑一强回麟

4、一他田一悯团争怵删蝴圈浅肉她花崩腊圈黼张愀园一囫豁黼固附啦曰献山口图1建瓯饭坑金多金属矿区域地质矿产图Fig.1DiagramshowingthegeologicalmineralsoftheFankengorefieldareainJianouCounty岩,局部见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夹层。石帽山群下组:分布于矿区东北部,底部岩性为紫红色、紫灰色中厚层状凝灰角砾岩、杂砂岩、黑色泥岩,不整合于南园组第三段之上;下部以灰紫色流纹质熔结角砾凝灰岩、熔结凝灰岩为主;上部以灰紫色厚层状英安岩为主。2.2构造矿区处于北东向政和一大埔深断裂带北段次级断裂高山一东际断裂带与北西向向前一地坪断裂带

5、交会部位。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主要见有北东向及近南北向2组。F,断裂:为主干断裂,属压扭性逆断层,长达8km,走向北东45。,倾向南东,倾角60。。其两侧分布有F¨、FH次级平行断裂。F。断裂:为压扭性正断层,走向北东60。,倾向南东,倾角70。。F。、F。断层两端延至区外,北东向断裂构造破碎带蚀变强烈,为饭坑矿区重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控制了区内金多金属矿的分布。F。断裂:呈近南北向,倾向西,倾角63。。218福建地质GeologyofFujian第34卷图2建瓯饭坑矿区金多金属矿地质图Fig.2GeologicalmapoftheFankenggoldpolymetallic

6、depositinJianooCounty1一早白垩世石帽山群下组;2一晚侏罗世南园组第三段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3一晚侏罗世长林组下段晶屑凝灰岩;4一流纹斑岩/辉绿岩;5一闪长玢岩/花岗斑岩;6一石英脉/石英二长岩;7一实/推测地质界线;8一不整合地质界线;9一地层产状;10一实/推逆断层产状及编号;11一实/推测正断层产状及编号;12一古火山I=I;13一民采硐位置及编号;14一硐口位置及编号;15一勘查线及编号;16一探槽及编号2.3火山构造矿区位于北西向浦城一宁德断裂带东坑火山盆地南缘,区内黄岗楼火山喷发中心由晚侏罗世南园组第三段酸性火山岩组成,主要岩性为流纹斑岩、流纹质

7、晶屑凝灰熔岩,绕火山喷发中心作半环状分布,以溢流相为主。喷发中心周围发育似环状、放射状断裂,岩石破碎,并伴有硅化、黄铁矿化。其外围见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闪长玢岩等脉岩充填,产状内倾,倾角60。~80。。2.4侵入岩矿区内侵人岩发育,主要有流纹斑岩小岩体,花岗斑岩、闪长玢岩、辉绿岩、石英二长岩等脉岩出露。流纹斑岩:出露于矿区西北部及东南部,总体呈北东走向,小褶皱和流纹构造明显,硅质细脉发育,有晚期石英细脉穿插。硅质细脉、晚期石英细脉主要分布于断裂破碎带内及其旁侧,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次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