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74614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看病谨防“医疗陷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看病谨防“医疗陷阱” 编者按:人的一生难免会生病,有些人在寻医问药期间,由于治病心切,很容易上当受骗,有时不仅损失钱财,还会贻误治疗时机,甚至丧失生命。如今,医疗欺骗手段不断升级,缺乏医学知识、病急乱投医的百姓越来越难辨其中的陷阱。本期汇集一些常见的医疗陷阱,帮助您甄别选择,谨防上当受骗。 一、“医托”陷阱 在就医时要提防“医托”忽悠。“医托”通常受雇于一些小医院、小诊所,专门在就诊量大的大医院附近转悠,盯着那些从外地来看病的,尤其是拎着行李的农村患者,想尽办法将其骗到受雇的医院,再从看病费中收取提成,患者稍不留神,就可能掉进“
2、医托”设计的陷阱。是不是“医托”,其实很好识别,可通过以下方面进行观察: 1.地点固定。各大医院候诊大厅或者附近的车站、旅店门口是他们“钓鱼”的场所,临近中午挂不上号时是行骗高峰期。 2.主动搭讪。套近乎,攀“老乡”,博取信任,让患者以为遇到了热心人。 3.伪装患者。声称自己或自己家人有同样的病情,很在行地说如何难治。 4.推介专家。声称自己也曾病急乱投医,但最终由某位专家治好了。这位专家被称为“老军医”或者“名教授”4,医术神乎其神,但实际上只是普通医生,甚至连行医资格都没有。 二、广告陷阱 对于相关医疗广告,应该注意:
3、 1.发布医疗广告时是否标注《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 2.虚假广告往往频繁出现医疗技术、诊疗方法、疾病名称和药物名称等内容,应提高分辨意识。 3.虚假广告往往含有保证治愈或者隐含保证治愈等字样,宣传治愈率、有效率等诊疗效果,如出现“根治”“攻克”“药到病除”“无效退款”“治愈率”“有效率”“临床病例”等用语,应注意提防。 4.利用患者、卫生技术人员、医学教育科研机构及人员以及其他社团、组织的名义、形象作证明,如“患者”述说治愈经过,医生、“专家”出场说明有获奖内容或有义诊内容的医疗广告。 5.常见的违法医疗广告多为宣传治疗
4、关节病、肿瘤、肝炎、性病、性功能障碍、皮肤病、糖尿病以及减肥、美容等。《医疗广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利用新闻形式、医疗资讯服务类专题节(栏)目发布或变相发布医疗广告。 三、“健康讲座”陷阱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向社会曝光了保健食品5种违规销售形式,首要的就是“健康讲座”,其他4种为免费体检、会员制、义诊、进社区宣传,这些都是目前投诉举报较多的不符合规定的保健食品销售形式。 据了解,在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常被这些所谓的免费“健康讲座”所欺骗。一般这类“健康讲座”4的特点为:打着健康讲座的幌子,且有小恩小惠的赠送行为;“讲课”方式
5、极具煽动性,通常会把一种保健品的作用吹得比药还好,宣称其“包治百病”;推销的产品价格一般较为昂贵,而且疗程普遍较长,从而诱骗消费者一次多买;主讲的专家一般扮成医生的样子,其实大部分不具备行医资格,相关证件也多为假冒,等等。 因此,人们在听讲座时要保持头脑清醒,保健食品并非药品,服用只能对人体起到调节、改善作用,不能治病;在听讲座前,还应了解该讲座是否由正规单位组织或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在参加讲座时,不要购买产品,正规的保健品在商场或药店都有销售,自称“外面买不到”的产品切勿购买;老年人在购买产品前,最好先问问子女,让子女来帮忙判断是否
6、值得购买;老年人最好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要轻易相信讲座中的“诊断”。 四、过度医疗陷阱 过度医疗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不能为患者真正提高诊治价值,只是徒增医疗资源耗费的诊治行为。或者说,是一种在治疗过程中,不恰当、不规范甚至不道德,脱离病人病情实际而进行的检查、治疗等医疗行为。简单说,过度医疗是超过疾病实际需求的诊断和治疗的行为,包括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医疗不是诊治病情所需,起码不是诊治病情完全所需。过度医疗是与道德相违背的,是法律以及相关制度所禁止的。 不分病情轻重,动辄输液也是
7、最常见的过度医疗。如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根本不必输液,而输液就属过度医疗。不少患者认为注射要比口服药物见效快,于是一有感冒发烧就主动要求输液。其实不必要的注射不仅4“欲速不达”,反而会加重肝脏、肾脏负担,甚至危害生命安全。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