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地区干旱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白城地区干旱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ID:31374477

大小:10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白城地区干旱空间分布特征分析_第1页
白城地区干旱空间分布特征分析_第2页
白城地区干旱空间分布特征分析_第3页
白城地区干旱空间分布特征分析_第4页
白城地区干旱空间分布特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城地区干旱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白城地区干旱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摘要以白城地区1961―2014年降水量为基础数据,选择SPI为指标,对区域干旱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城地区干旱空间分布差异较小,不同区域干旱严重情况和持续时间不同。春季以轻度和中度干旱为主,呈“南北相反”的分布特征,重旱和特大干旱少发;夏季旱情最缓和,发生轻度和中度干旱,且概率较小;秋季轻旱最多,重度和特级干旱仅次于春季,但较夏季有增加趋势;冬季易发生特级干旱,重度干旱概率仅次于秋季。  关键词干旱;空间分布;季节分布;特征;吉林白城  中图分类号P429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1-0273-04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是给农业经济带来的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气象灾害[1-3]。干旱灾害影响巨大,还有很多的潜在威胁,目前的研究并不深入,自然灾害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很多隐性灾害都没有被发现,应予以重视。实际上我国也比较重视,特别是一到旱季,省政府、市政府都较为重视。7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粮大省,也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严重的旱灾致使受灾面积增加,粮食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威胁东北部粮食产量的稳定,位于西北部的白城地区是吉林省风沙、

3、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也是吉林省重要的畜牧业及粮食基地,故研究白城地区干旱时空特征对白城地区抗旱具有重要意义。  1数据与方法  以白城地区为研究区域,以白城地区5个观测站点1961―2014年降水量作为基础数据,选择合适干旱指标(SPI)进行干旱空间特征分析。选取以12个月为时间尺度计算出的SPI12值来计算白城地区1961―2014年的干旱特征,选取以3个月为时间尺度的SPI3值来计算各季的干旱特征,为白城地区抗旱对策提供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年干旱程度空间分布特征  图1为白城地区基于SPI得出的1

4、961―2014年白城地区轻旱(图1a)、中旱(图1b)、重旱(图1c)和特旱(图1d)的空间分布概率。由图1a可知,白城地区年度轻旱出现的概率多在10%以上,最大值出现在镇赉县西北部,局地超过了20%,基于SPI的白城地区轻旱分布特征表现为较明显的北多南少且依纬度递减的特点,对比基于Pa的轻旱分布图可知:镇赉县在无论是基于SPI还是Pa的角度下都是白城地区轻旱高发地区,而通榆县的结论却相反。  由图1b可知,白城地区年中旱的分布特征基本为“北多南少”,与轻旱的分布特征类似,也与基于Pa情况下得到的中旱分布特征一致,

5、说明镇赉县的轻旱和中旱发生概率都较其余白城地区更大,形势更为严峻。7  由图1c可知,在基于SPI的角度下,白城地区出现重度干旱的概率更大,大安市东部地区最大可超过7%,洮南县在基于SPI的角度下,全县出现重度干旱的概率要大于基于Pa的概率,为相对大值区,通榆县大部在2种角度下都一致认为是重旱稀发地区。  由图1d可知,基于SPI的白城地区特旱的年分布特征为:由西向东概率递减,通榆县大部在2种判别方法下都是较其余白城地区特级旱灾高发区域,镇赉县与大安市的分布特征在2种判别方法下较一致。  综上可得,基于SPI的白城地

6、区轻旱与特旱多发生在白城地区南部,中旱多发生于北部,重度旱灾多发生于东部,基于SPI和Pa的白城地区干旱分布特征大体上一致,但多在细节上有差异,综合对比两者可得出:白城地区年发生轻旱的概率最高,特旱的概率最低;通榆县东南部为发生轻旱概率最大地区,镇赉县西北部为发生中旱概率最大地区;最易发生重旱和特旱的地区虽在基于SPI和基于Pa上有不同表现,但基本表现为重旱多发生在白城地区东部,特旱多发生在北城地区南部。  2.2季节干旱程度空间分布特征  2.2.1春季干旱程度空间分布。图2为白城地区基于SPI3得出的春季轻旱(图

7、2a)、春季中旱(图2b)、春季重旱(图2c)和春季特旱(图2d)的空间分布概率图。  由图2a可知,春季白城地区发生轻度干旱的概率多在9%~19%之间,呈现出“北多南少”的分布特点,这一分布特点与基于Pa的春季轻旱相反,但如果将其与基于Pa的春季中旱分布特征对比,则两者较为一致,这反映出SPI与Pa这2种不同判别方法在定义干旱程度上的差异,需引起注意。  由图2b可知,春季白城地区发生中度干旱的特征与基于Pa情况下的较一致,都大致为“北多南少”7的特点,只是在基于SPI的情况下,春季中旱多发区改为大安市东部。  由

8、图2c可知,春季白城发生重度干旱的概率多在1.6%~5.6%之间,同样为”北多南少”的特征,与基于Pa情况下得到的分布特征相差不大,只是重旱多发区位置稍偏西,由镇赉县变为白城市区。  由图2d可知,特级干旱在白城地区春季发生率不足4%,其分布特征基本为“北少南多”,通榆县为春季最易发生特级干旱地区。  综合对比可知:基于SPI和基于Pa的白城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