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70284
大小:1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江城县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江城县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针对江城县水稻稻瘟病发生流行的实际情况,阐述了稻瘟病的发病症状,分析了发病流行因素,并提出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发生流行因素;防治对策;云南江城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0-0104-02 稻瘟病是江城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年发生面积1533.33hm2左右。近几年,由于气候的不断变化,品种抗性的降低,其发生面积、危害程度日趋严重,特别是2012年和2013年,发生面积分别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8.9%和54.4%,产
2、量损失达120~140t,严重影响了江城县水稻生产的发展。本文就此病的发生症状及发生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以便今后更好地指导防治。 1发病症状 由于江城县特定的地理位置,立体气候下的立体农业特点显著,加之种植品种抗性的影响,水稻发育的各阶段稻瘟病均有发生,造成减产明显,减幅10%~20%,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1-9]。根据危害时间、部位不同,稻瘟病主要表现为节瘟、苗瘟、穗颈瘟、叶瘟。其中以叶瘟和穗颈瘟危害最为严重。 1.1节瘟6 水稻抽穗后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逐渐围绕节部扩展[2-4],使整个节部
3、变黑腐烂,易折断,发病早影响结实或形成白穗。 1.2苗瘟 苗瘟一般在三叶期前发病,由种子带菌引起,受害后,病苗基部灰黑色,上部变褐卷缩枯死,若田间湿度较大,基部可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 1.3穗颈瘟 穗颈瘟发病后在穗颈部初生褐色小点,扩展后可使穗颈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在病部有灰绿色霉层。发病早而重的可造成白穗,发病轻时秕谷增多,千粒重降低,影响产量。 1.4叶瘟 叶瘟在秧苗三叶期后至抽穗均有发生。病斑主要表现为4种类型,分别为慢性型、急性型、褐点型和白点型,其中最为常见的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急性型病斑近圆形或椭
4、圆形呈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正反两面均有褐色霉层,在天气转晴后,可转为慢性型;慢性型:慢性型病斑边缘褐色带有浅黄色晕圈,中央灰白色,由暗绿色小斑扩大为梭形斑[1-9],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发展较慢;褐点型:褐点型病斑一般在高抗品种的老叶尖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局限于两叶脉间,不产生孢子;白点型:白点型病斑在嫩叶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不产生孢子[3-5]。 2发病流行因素 2.1气候适宜 稻瘟病是典型的气候型流行性病害。当气温在20~30℃,田间湿度在90%以上,稻株体表水膜保持6~106h的情况下
5、,稻瘟病容易发生。江城县年平均气温为18℃,年降雨量为2260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86h,相对湿度为85%,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别是每年的6―8月降雨量占全年的60%~70%,而6月中旬至8月上旬,江城县一季中稻正处于分蘖盛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就有利于稻瘟病发生流行。如:2014年7―8月连续的降雨天气,使国庆乡田房村种植的宜香673、丰优香占、冈优725平均稻瘟病发病率、病情指数、损失率分别为36.2%、13.6、18.3%;最高病穗率、病情指数、损失率分别为56.3%、29.1、30.3%。
6、2.2菌源充足 由于近年来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老龄化,多为妇女,在春季或秋季整地时,耕层较浅或不耕地现象突出,加之,发病田块管理粗放,稻草处理不及时或随处堆放,使得田间病源基数增大,以为下一年稻瘟病的发生提供了大量菌源。 2.3品种抗性下降 目前,江城县主要种植的水稻品种多为冈优系列和宜香系列。由于同一抗病品种连续大面积种植,增加了病源菌对抗病品种的选择压力,加速了病源菌的适应性变异[1-6],使抗病品种短期失去抗性,成为感病品种。 2.4肥水管理不科学 过分集中追施氮肥,不施或少施磷、钾肥,造成稻株软弱、嫩绿、
7、徒长现象,使株行间密蔽,抗病性降低。在管水方面,深灌和冷水串灌、漫灌的现象长期存在,不能做到浅水勤灌,造成稻株根系发育不良[1-4],抗病力降低。6 2.5防治不合理 现在有些农户对稻瘟病危害认识不足,前期预防不够重视,出现大面积危害症状时才重视喷药,导致错过最佳防治时期。还有的农户为了省工、省事,采用几种药剂对15桶水喷施1hm2田块的做法,防效甚微。 3防治措施 3.1减少菌源基数 对种子消毒。病草、病谷是稻瘟病菌的越冬场所,也是翌年的初次侵染源。水稻收获后要及早处理病稻草,要彻底烧毁已发病田块的稻草及草堆下的
8、秕粒和空壳。发病田块不能用作后茬秧田。不能用病草催芽[4-6]、盖种、扎秧把。留种时,用盐水选种,清除病秕谷。 3.2选用抗病品种 必须因地制宜引进新品种进行试种、选育,淘汰感病品种,从根本上减少病害流行几率。同时,在发病区域应及时调整主栽品种,推广抗病性高、丰产性好的品种,每年品种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