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69807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榆林沙区生态环境恢复及其资源开发利用途径的合理性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榆林沙区生态环境恢复及其资源开发利用途径的合理性探讨 摘要土地沙漠化问题是人类在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遇到的十分突出和艰巨的难题。介绍了榆林沙区的自然情况和生态历史变迁,从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潜力巨大、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效果良好和沙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分析了榆林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条件和现状,并从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和建立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2个方面阐述了榆林沙区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沙区;生态环境恢复;开发利用;途径;陕西榆林 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0-0234-02 榆林市人民经过
2、50多年的努力,扭转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的趋势,使沙区生态环境步入正常恢复的轨道。近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国家能源重心向西转移,榆林市的开发建设拉开大幕,但大开发必然带来大破坏,在此形势下,既保证榆林沙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正常进行,又能营造出全新的投资环境,促进榆林地区的资源开发,发展地方经济,对全面推向小康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榆林沙区自然概况 榆林沙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北部,处于毛乌素沙地的南部,东经107°18′~110°38′,北纬37°22′~39°27′,总面积为24406.76km2,占全区面积的56.8%。榆林沙区在每年1月温度最低,为-12
3、.0~-9.5℃;每年7月温度最高,为22~24℃;全年无霜期157d;年降水量250~440mm,降水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60%~75%,榆林沙区的降水年际变率相对较大,且常发生涝灾和旱灾,其中旱灾发生率大于涝灾。沙区大风天气高达173d。沙区东部为黄土高原暖温带灰褐土,中部为淡栗钙土,向西过渡为棕钙土、灰钙土,其中间杂有草甸土、盐碱土等非地带性土壤。榆林沙区地形地势为西高东低,海拔多为1100~1300m,个别地区海拔高达1600m。榆林沙区主要以黄土高原梁地为分水岭,地形起伏较大,沙区上的沙丘主要是由第四系沉积物经风力形成的流沙,形成了典
4、型的风沙草滩地貌景观。在植被方面,东北部为黄土高原暖温带森林草原地带,中部为典型草原和干草原地带,向西南过渡为草原化荒漠和半荒漠地带。在沙区还广泛分布着沙生植被、草甸植被、湖沼植被、盐生植被等非地带性植被。 2榆林沙区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在历史上,榆林的自然生态环境好。据史料记载,在秦汉时期榆林南部是“林木森森,山碧河清”的森林地带,北部是水草丰美的农牧区。从北魏至唐代中期,榆林成了屯军戌边垦荒的边防重镇,也成了胡汉争战的中心地带,由于当时大力发展农垦并经历多次战争,大量的森林被砍伐,草原被焚烧垦荒种植,使原生植被被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恶化,且土地出现沙漠化。到明清时期
5、长城以北出现“四望黄沙,不见五谷”6。到清朝后期,由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大量的农民开始开荒种植农作物,且放牧数量不断增加,导致榆林土地沙化越来越严重。有报道显示,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期间,流沙已经越过长城,并向长城以南侵占了50km,约有14万hm2的农田被流沙吞没,被沙化牧场面积高达26万hm2,该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3榆林沙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条件和现状 3.1榆林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潜力巨大 榆林地区具有较高的自然条件,为植被恢复创造了条件。首先榆林地区低下水位较高,年降水量在450mm左右,且沙区内有红柳河、无定河等河流,而且这些河流具有河谷宽、水量
6、多且稳等特点,方便进行引灌。有研究显示,榆林沙区内200多个大小海子,蓄水量高达18亿m3,沙区内水资源总面积高达22.41亿m3,人均3000m3。地势平坦,光照充足,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榆林沙区年平均气温在7.6~8.6℃,年均日照时间高达114~121d,且该地是我国总辐射值最高的地区,全年无霜期高达150~170d,具有较高的光能,昼夜温差较大,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历史上榆林沙区大多以草原、灌丛植被、沙生植被等为主,目前该地区生长着红柳、沙地柏、沙柳、花棒等优良治沙固沙植物资源,为榆林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了良好的植物基础。人力资源丰富,交通条件
7、便利,为榆林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了便利,榆林地区内有包茂高速、青银高速、榆神高速、神府高速以及西包公路等,且有神朔铁路、西包铁路、银太铁路等铁路干线,为其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治沙经验丰富,技术先进,榆林沙区具有50年的治沙经验,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生物治沙措施,即以“因害设防、因地制宜”6为基本原则,先近后远,先易后难,采用人工造林种草、封沙育林育草、飞播造林种草等生物措施,以及引水拉沙造田、兴修水利设施、搭设活障蔽等工程措施,对沙地进行逐步改造。 3.2榆林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效果良好 建国以来,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榆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