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民族振兴:撒克逊刀功不可没

日耳曼民族振兴:撒克逊刀功不可没

ID:31368629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日耳曼民族振兴:撒克逊刀功不可没_第1页
日耳曼民族振兴:撒克逊刀功不可没_第2页
日耳曼民族振兴:撒克逊刀功不可没_第3页
日耳曼民族振兴:撒克逊刀功不可没_第4页
日耳曼民族振兴:撒克逊刀功不可没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耳曼民族振兴:撒克逊刀功不可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日耳曼民族振兴:撒克逊刀功不可没  居住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地带的日耳曼人是一个古老的欧洲民族,由东哥特、西哥特、勃艮第、法兰克、汪达尔、伦巴德、盎格鲁及撒克逊等部落组成。公元4世纪末期,匈奴人对日耳曼人的居住地入侵,迫使日耳曼人各部落如潮水般向古罗马帝国境内涌入,形成了一场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运动。这场延续近200余年、规模宏大、波及大半个欧洲和北非广大地区,在罗马帝国国土上建立许多日耳曼人王国的运动,书写了西欧历史的重要一页。日耳曼民族大迁徙加速了古罗马奴隶制帝国的灭亡,也促使日耳曼人氏族制度的瓦解。现代人再现撒克逊人的装束,其腰间佩带撒克逊刀  日耳曼民族大迁徙  公元375~56

2、8年,欧洲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运动。导致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导火线是公元375年匈奴人对日耳曼民族的一个分支――西哥特人的侵袭。7  375年春季,居住在多瑙河北部地区的西哥特人遭到匈奴人的袭击,西哥特人被迫逃亡,此为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开始。在匈奴人的追击下,西哥特人向罗马帝国申请避难,请求南渡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居住。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斯为了解决帝国劳动力不足以及扩充帝国军队之需,同意西哥特人的迁入请求。于是,西哥特人渡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北部的默西亚和色雷斯一带。但罗马人对入境的西哥特人进行残酷的统治,他们对西哥特人征收重税,随意欺压,一些西哥特人难以度日,不得

3、不卖儿卖女去交税。西哥特人不堪忍受罗马官兵的虐待和压榨,终于在一次罗马士兵虐待殴打西哥特人的事件后,于公元378年掀起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的西哥特人迅速控制了色雷斯地区。  378年8月,阿德里安堡战役爆发,西哥特人联合匈奴人打败罗马军队,罗马皇帝瓦林斯阵亡。继位的狄奥多西一世被迫让步,准许西哥特人定居巴尔干半岛。395年,狄奥多西一世猝死,罗马帝国分裂。410年,西哥特人在起义奴隶支援下攻陷罗马,洗劫3天后离去。419年,西哥特人在高卢(古代西欧地区名,指现今西欧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北部、荷兰南部、瑞士西部及德国南部莱茵河西岸的一片地区)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国。英格兰埃塞克斯郡盾徽上

4、的撒克逊刀纹章,以类似3把带有凹口的弯剑标志呈现英格兰原米德尔塞克斯郡盾徽上的撒克逊刀纹章  439年,奥得河畔的汪达尔人经高卢、西班牙到北非,建立以迦太基城为中心的汪达尔王国。随后,居住在奥得河和维斯瓦河之间的勃艮第人进入萨瓦(萨瓦的法语写作Savoie,现指法国东南部和意大利西北部的一片地区),457年定都里昂,建立勃艮第王国。同时,盎格鲁、撒克逊及裘特人渡过北海进入不列颠岛,建立许多小王国。  476年,西罗马皇家禁卫军将领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末代皇帝,建立奥多亚克王国,西罗马帝国遂亡。488年,东哥特人在狄奥多里克率领下,联合匈奴人大举入侵意大利。493年,狄奥多里克诱

5、杀奥多亚克,征服意大利,建立东哥特王国,定都拉文纳。7  最后移居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人是伦巴德人。568年,居住在潘诺尼亚的伦巴德人在阿尔博因统率下,联合匈奴人打败拜占庭,占领意大利北部,建立伦巴德王国,建都拉文纳。至此,长达近200年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结束。  撒克逊刀溯源  撒克逊刀并非是撒克逊人独有的兵器。在现代考古学中,撒克逊刀被用于专指日耳曼民族大迁移时期和中世纪早期日耳曼民族使用的一种长刀或匕首。考古学家挖掘出的撒克逊刀实物,最早是公元前300年左右打造的,其形状与在丹麦菲英岛维摩斯沼泽中发现的撒克逊刀十分相似。随后,这种刀在挪威、瑞典、丹麦及欧洲大陆都有发现。  撒克逊刀

6、在现代英语中写作“Seax”,也写作“Sax”。古英语和古弗里西语(古弗里西语是日耳曼语系中的一种语言)中,撒克逊刀一词,与低地撒克逊语和高地德语中的“Saks”意义完全相同,它们都来自一个常见的日耳曼语词根“sah”,其意为切割。此外,另有“Scramaseax”和“Scramsax”两个词语也是代表撒克逊刀。有说法称用它们叫撒克逊刀是为了避免与剪刀类的工具相混淆,虽然在古英语中未见此类词汇,但在中世纪著名的基督教史学家格雷戈里的著作《法兰克人史》中有此用语。  撒克逊刀虽然不像长剑一样普及于欧洲各大古战场,但其从4世纪末到中世纪早期,一直以不断更新的各种形制挥舞于各国勇士的手中。

7、当战火平息,撒克逊刀不再作为武器使用时,它仍然是西方纹章学中一个重要元素。如今,在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埃塞克斯郡(Essex)盾徽上和原米德尔塞克斯郡(Middlesex)的盾徽上,还能看到撒克逊刀的纹章,其以类似3把带有凹口的弯剑标志呈现。7撒克逊刀的佩带方法示意图。其以水平方向佩带于腰带上,刀刃向上装入刀鞘的撒克逊刀。图示的撒克逊刀及刀鞘均为现代复制品现代人复制的断背式撒克逊刀。该刀体现出断背式撒克逊刀的特点,即刀背在接近刀尖的位置突然下折,刀身从此处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