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易得材料,建构物理模型

巧用易得材料,建构物理模型

ID:31366075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巧用易得材料,建构物理模型_第1页
巧用易得材料,建构物理模型_第2页
巧用易得材料,建构物理模型_第3页
巧用易得材料,建构物理模型_第4页
巧用易得材料,建构物理模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巧用易得材料,建构物理模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巧用易得材料,建构物理模型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将知识组织起来最理想的方式是知识结构,而知识结构的最典型呈现形式就是典型的图解、模型、知识树和系统图。建构物理模型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而且是知识结构呈现的理想形式。然而对于建构高中生物学的物理模型,学生感到困惑不堪。所以在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引导学生把抽象化的知识在物理模型中具体化是难点之一。笔者试图通过具体实例,谈谈如何巧妙地利用易得材料,建构物理模型,以及在建构物理模型中的注意事项。  1认识物理模型  1.1物理模型的概念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反映认识对象的形态结构和三

2、维结构,这类实物或图画即为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包括静态物理模型和动态物理模型。  1.2物理模型的特点  物理模型具有3个基本特点:(1)对识记对象的模仿和抽象;(2)体现组成认识对象系统中的主要因素;(3)反映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概括地说“形似”、“意真”和“相关联”是物理模型必备的三个基本特点。寄生关系模型就是对这三个基本特点的完美体现(见图1)。  在“寄生”模型中,两个圆圈A、B表示两种生物,它们内切或外切,分别代表着体内寄生或体表寄生。模型既“形似”5地反应了两种寄生方式,又科学地表达了寄生生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了“意真”与“相关联”。  2建构物理模型

3、  建构物理模型不仅要找到原型的本质,关键还要选择用什么来描述对象的本质?怎样具体描述?选取什么材料进行建构?以什么形式进行建构?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后,就可以开始着手建构物理模型了。  2.1变废为宝,巧选建模材料  只要教师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很多废弃物,均可以为建构物理模型提供良好的材料。笔者及同事在进行“模拟性状分离比”的实验中,受彩票摇奖的启发,用矿泉水瓶、黑白小球、水芯笔盖等废弃材料,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建构了一个创新实验的动态物理模型(图2)。  在“模拟性状分离比”的实验模型中,甲、乙两矿泉水瓶代表雌雄生殖器官,黑白小球代表雌、雄器官产生的两种配子。实验时,

4、将摇匀后的甲、乙两瓶瓶体倒置过来就会有一小球进入水芯笔盖,记录两瓶黑白小球摇出情况。正立后摇匀,重复多次,统计分析即可完成实验。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能体验了成功建立物理模型的喜悦,感悟建构物理模型材料的易得。  在生物学教学中,科学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废弃材料建构物理模型的实例很多,如图3、图4所示的用橡皮泥、棉线等材料建构的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  2.2观察生活细节,巧获建模灵感5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过:好作品是灵感与生活的结合。在建构物理模型时,可以从生活细节中寻求建构灵感。如:关于酶作用机理的教学中,学生很难理解酶只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

5、提供活化能,而加热却能提供活化能。笔者从学校正在举行的跳高比赛中得到启示,在上课时引导学生建构了“降低活化能”的物理模型(图5)。  在这一“降低活化能”的模型中,弹簧跳板相当于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跳高的高度相当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跳高相当于化学反应。通过模型的比较分析,学生很容易理解加热为化学反应提供了活化能(图5-甲),加无机催化剂(图5-乙)和加酶(图5-丙)只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通过模型对比分析,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在建模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真正体会到生物学物理模型的建构并不是遥不可及,只需通过对生活细节的仔细观察,

6、细心加工就可以完成。  2.3购买简易材料,巧建物理模型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的教学重难点,学生难理解,教师难讲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彩纸剪制染色(单)体、小磁铁代表着丝点的方法进行动态物理模型的建构。笔者在进行有丝分裂的高考复习时,引导学生在黑板上建构了如图6所示的动态物理模型。整个建构过程就是一个小型的情景剧,两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第三位学生在旁进行同步“画外音”解说各时期的特点及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规律。  通过建构这样的物理模型,很巧妙地完成了教学互动,同时有助于学生对相关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了学生

7、的动手建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呆板沉闷的高考复习课堂生动有趣。5  2.4利用教学用具,巧建物理模型  教室内的很多用具是建构物理模型的理想材料。笔者在教学中曾利用粉笔、黑板刷、无盖粉笔盒等材料,来建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模型(图7)。  在这一模型中,无盖粉笔盒模拟大肠杆菌、黑板刷模拟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粉笔模拟噬菌体的DNA分子、白色粉笔表示未被标记、红色粉笔代表被标记,黑板刷正面(绒面)表示未标记,背面表示标记。教师在模拟过程中,用手将粉笔与黑板刷握紧,当噬菌体侵染时,教师松手让粉笔掉入粉笔盒,模拟噬菌体的DNA注入大肠杆菌,而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大肠

8、杆菌。通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