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县小麦腥黑穗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宜阳县小麦腥黑穗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ID:31363590

大小:1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宜阳县小麦腥黑穗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_第1页
宜阳县小麦腥黑穗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_第2页
宜阳县小麦腥黑穗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_第3页
宜阳县小麦腥黑穗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_第4页
宜阳县小麦腥黑穗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宜阳县小麦腥黑穗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宜阳县小麦腥黑穗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摘要近年来,由于小麦种子调运频繁和农业机械化收割跨区作业的广泛开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上防控措施不力、检疫把关不到位,小麦腥黑穗病在宜阳县有迅速扩展蔓延之势,已给宜阳县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了做好防控,依据近年来田间调查,对小麦腥黑穗病发生规律进行初步分析,进而提出防控措施。  关键词小麦腥黑穗病;发生特点;防控措施;河南宜阳  中图分类号S435.121.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3-0156-02  小麦腥黑穗病又称黑疸、霉霉麦,是小麦生产中危害性较大的传染性病害,该病主要通过种子带菌传播,具有传播快、危害大、难以

2、根除的特点。一般发病田块可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此病菌含有带鱼腥味的有毒物质三甲胺,人畜食用后可引起中毒危害。因此,小麦腥黑穗病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还能降低小麦品质。  20世纪70―80年代,小麦腥黑穗病在宜阳县麦田发生危害严重。由于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在20世纪90年代后,基本绝迹,该病基本上得到控制。近年来,由于小麦种子调运频繁和农业机械化收割跨区作业的广泛开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小麦腥黑穗病在宜阳县迅速扩展蔓延。2007年前在宜阳县基本上查不到小麦腥黑穗病病株,2008年小麦腥黑穗病在宜阳县高村乡的高村、桑园等村突然发生,发病面积12.36hm2,病株率一般在

3、2%~8%之间,小麦腥黑穗病病株率达30%以上的地块面积(以下简称重发田)3.2hm2。截至2015年,小麦腥黑穗病已遍布全县7个乡镇,发生面积达976.9hm2,重发田达25.8hm2。主要分布在宜阳县高村、花果山、上观、盐镇、韩城、赵保、三乡等7个乡镇,重发村有韩城镇于洼村发病面积66.7hm2、韩城镇聂沟岭村发病面积30hm2、香鹿山镇留村发病面积3.3hm2,病株率均在15%以上。  小麦是宜阳县主要粮食作物,这种危险性、毁灭性病害的发生蔓延,严重地威胁着宜阳县小麦正常生产,目前小麦腥黑穗病已成为宜阳县小麦生产上一种最主要病害。为了做好防控,笔者依据近年来田间调查及试验研究资料,对小

4、麦腥黑穗病发生规律进行初步分析,进而提出防控建议。  1发生危害情况  1.1传播、蔓延快  小麦腥黑穗病2008年在宜阳县突然暴发以后,迅速蔓延,2008年全县发病面积12.3hm2,主要发生在高村乡的高村、桑园2个村,重发田仅有3.2hm2;2009年已扩展至高村、木柴、上观、盐镇4个乡镇,发病面积60hm2,重发田已上升至12.4hm2;2012年全县发生区域已扩展至高村、花果山、上观、盐镇、三乡、韩城、赵保等7个乡镇,发病面积达800hm2,重发田22.3hm2;2015年全县发病面积已达976.9hm2,重发田达25.8hm2。  1.2局部暴发,农户损失惨重6  调查显示,小麦腥

5、黑穗病常局部集中发生,发病田块一般减产30%~40%,严重地块减产70%以上,甚至绝收,给农户造成毁灭性损失。2012年小麦收获前,笔者对全县发生较严重的7个农户损失情况进行了调查(表1)。  由表1可知,7个农户共种植小麦3.4hm2,发病面积3.4hm2,病田率100%,重发田2.39hm2,重发田占小麦种植面积的64.4%,平均病株率高达50.9%,平均每户直接经济损失3337.7元,7户平均每人损失1382.3元。由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小麦腥黑穗病给农户造成损失是十分巨大的。近年来,由于小麦腥黑穗病的危害,有些农民不得不改种油菜、红薯、棉花、花生、烟草、蔬菜等其他作物,小麦腥黑穗病已成

6、为制约宜阳县小麦生产的一种主要病害。  2发病原因  小麦腥黑穗病属幼苗侵染型病害,1年只有1次侵染,其侵染途径主要有以下4种。一是种子带菌。在小麦脱粒时,病粒破裂,使冬孢子分散粘附于种子表面,或菌瘿及菌瘿的碎片混入种子中,均可成为种子传病的来源。二是粪肥带菌。打麦场上的带菌的场土、病株的残壳或碎麦秸等倒入粪坑沤肥或用病株作饲料,病菌的冬孢子通过牲畜的肠胃并不死亡,以后随粪便的排出进入粪肥,而使粪肥成为侵染来源。三是土壤带菌。病粒落入田间,或靠近打麦场的麦田,在打场时,由风把冬孢子吹入到田间,而造成土壤传染。四是工具带菌。如收割机、运输小麦的车辆、盛装小麦的容器以及包装物等均可携带小麦腥黑穗

7、病病菌。以上4种情况,一般以种子带菌传播为主,粪肥、土壤、工具带菌传播为辅。  群众经常自留、串换种子是造成小麦腥黑穗病暴发的一个重要原因,2008―62015年,笔者对宜阳县重发田的农户用种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农户75个,当年使用自留种或串换种的有74个,仅有高村乡高村村的1个农户虽然当年使用的不是自留种或串换种,但购买的种子是在流动小商贩的手里购买的散装种子,种子质量难以保证。因此,自留种是小麦腥黑穗病传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