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61441
大小:10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流动现状及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流动现状及对策探究 摘要:近年来农村小学教师的流动问题成为基础教育发展备受关注的问题,基础教育的发展事关国民综合素质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以及国家人才的培养。而教师队伍建设更是农村基层教育发展的关键。然,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因教育发展的不公平而导致的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使得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公平受到严重影响。农村学校教师流失,加剧了贫困地区师资队伍的恶性循环,尤其是优秀教师的流失,更是严重阻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农村学校教师流动及流失问题意义重大。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流动 本文
2、通过对农村小学师资队伍的流动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城乡小学教师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流动现状分析 中小学教师流动是指中小学教师基于一定的原因,从城乡学校组织中游离出来或从一所学校到另一所学校的过程或现象,主要有流进与流出两大类别。笔者调查发现B县D镇有中心小学两所,村一级定点完小7所,农村小学占全县小学总数的绝大部分。根据调查,D镇农村教育教师队伍流动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流动的特点。 1.农村师资“强出弱进”现象。5 在配置教师资源的过程中D镇农村小学师资流动表现为不对称性:一方面,为解决初中、高中教师
3、短缺问题,层层抽调青年教师拔高使用,形成农村骨干教师逆向流动的“强出”现象;另一方面,被分配到农村小学的任教教师大多学历低,业务素质低,由此引发的农村小学师资的“弱进”现象,使得处于教育最低线的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越来越弱。 2.农村学校的“后教师流动”现象。 “后教师流动”现象是优秀师资外流达到其本身最大流动限度后所存在的状态,即长期不进人也不出人,教师队伍没有流动或流动很少,形成一种超稳定或过度稳定现象,表现为教师思想僵化、年龄断层突出、教育教学水平不高,整个队伍缺少活力和进取心。 二、B县D镇小学教师不对称性流动的原因分析 1.城乡社会、
4、经济二元结构制度壁垒是根本原因。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城乡差异,是农村小学教师资源配置失衡之所在。一方面,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工业化和城市发展,而用于支持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则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引发了城乡户籍壁垒,就业、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公民权益都同户口挂钩,这引发了在人口流动、劳动就业、教育、财产和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的对农民的不平等。 2.城乡教师间收益上的落差是农村教师外流的直接动力。 近年来,B县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虽然在逐年增加,但整体上仍然是严重不足。医药费、地方性补贴等还未能真正落实,农村义务教
5、育投资中存在的“责任转嫁”和“责任缺失”5问题,这一系列都给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严重失衡的经费投入下,农村小学是处在义务教育的最边缘,其经费情况可想而知,进而导致了教师“留不住’“进不来”,量少质弱的外流现象。 3.城镇中小学大规模扩招和民办学校迅速发展是主要推动力。 农村中小学的生源在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进而对师资的需求也逐年递增,而城镇学校更愿意从本地农村学校中选拔那些教学能力突出、能挑重任的优秀教师来充实教师队伍。同时,城市中快速发展的民办学校除了大量使用离退体教师外,还通过高待遇等吸引了农村学校的大量优
6、秀教师,这也促使许多农村地区骨干教师流入民办学校。这些都在无形中加大了城乡师资间的差距。 4.人才市场的发展与教育人事政策的逐渐灵活是政策外因。 随着人才市场化的观念的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领域的人才流动也被大众所认同,这为农村学校骨干教师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目前已有的教育人事管理政策则难以把优秀骨干师资从城镇学校导向到农村地区学校,造成骨干师资从农村单向流动到城镇。 三、实现城乡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的策略探讨 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是追求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
7、视基础教育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推进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城乡中小学师资的均衡作为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探寻促进城乡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的有效策略,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5 1.建立有利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师流动政策导向。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政府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加强对教师流动的引导。市、县两级政府应当在确保所有学校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高效
8、的分配和使用,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在师资等办学条件上的的差距。 2.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的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