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植物景观特色

居住区植物景观特色

ID:31360946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居住区植物景观特色_第1页
居住区植物景观特色_第2页
居住区植物景观特色_第3页
居住区植物景观特色_第4页
资源描述:

《居住区植物景观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居住区植物景观特色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植物景观在居住区的应用通病和问题,并就加强植物景观特色在居住区的应用进行了浅要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居住区;植物景观;特色  1居住区植物景观的一些通病  1.1植物配置不遵循适地适树原则  因为引进的植物在当地气候环境下难以生存,各种植物品种逐渐衰弱。除此之外,“洋化景观”和引进的外来植物本身就有比较高的成本,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1.2植物景观的文化艺术性薄弱,缺乏地方特色和小区品位  现代居住区的植物景观和书画、诗文等之间的交流融合不够,盲目追求千篇一律的大色块景观,缺乏

2、充实的内容,视觉效果不佳,难以创造出视觉上的享受,格局缺乏新意。  1.3植物多样性与群落层次不够丰富,树种间比例不科学  多元化的植物是多元化城市环境的基础。国内居住区现在一般都缺乏多样化的绿色植物。除此之外,大量的居住区都采用类似垂柳、榆树等外来树种。城市居住区缺乏多样化的绿化群落层次。  1.4追求珍奇苗木和大树,反生态的过密种植  开发商出于经济利益的目的,不仅盲目购买高成本的“高档”4植物,为开发商的楼盘装点门面,而且为了立即产生较大的影响,大规模且较大密度的种植成年大树或者规格较大的苗木,导致植物生长不符合自然生

3、态发展规律,不利于管理。  1.5植物垂直结构不合理,硬质景观比例较高  国内往往是将指标放在“绿地率”上,而种植时仅种植大块面积的草坪或者乔木层和灌木丛,没有多元化的考虑,缺乏丰富的层次,虽然满足了“绿地率”这一指标,可是缺乏稳定的植物群,达不到理想的绿化成效。部分商业区、步行街规模较大,却仅仅只设置了喷泉水景、建筑小品这样的中心绿地,远远达不到绿化的要求,人们在酷暑的夏日缺乏遮荫的树木。  2加强居住区植物景观特色的几点建议  2.1适地适树  一方面,必须结合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土壤状况等自然条件合理配置居住区绿化树种

4、。另一方面,还要以当地的树种为主,结合居住区绿地人群的年龄需求选择符合要求的树种,因地植树,尽可能发挥树种的作用。  2.2丰富植物种类,科学配比树种  小区生态绿化的前提是必须保证单位面积的居住区内满足适量绿地植物种类的要求,也就是具有丰富多样的植物。就生态型居住社区来说,华中、华东地区有超过50种植物,三北地区的植物种类超过40种,华南、西南地区,植物种类超过60种。除此之外,对于小区植物景观效益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树种之间的比例。  2.3景观设计应突出“人性化”、“生态化”4  必须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进行

5、现代居住区绿化设计,加大小区绿化数量,发挥功能的作用。植物景观设计必须以舒适的居民生活环境为基础,还要结合城市主导风向和季相变化合理配置植物,保证冬季风和引入夏季风不会影响植物,防止气候原因影响小区环境,打造绿色、生态的优美景观空间。  2.4丰富配置模式,增加小区绿量  结合季相变化、生态作用,合理设计居住区绿化,利用乔木、灌木、草坪以及藤等地被植物之间合理配比种植复层混交立体绿化,建立多元化的绿地系统,增加小区绿地数量,促进植物景观的多元化。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小区顶层、底层、空中和室内垂直分布绿化植物,在屋顶、阳台等小

6、面积范围充分种植植物,利用居住区的空间,提高绿视率和立体绿化效果。  2.5提升小区文化内涵  以城市历史文化背景和资源为起点,打造文化主题,建设高品味的现代居住区。用构图符号代替植物景观组合,和水体、景观小品之间进行交流,打造植物、水体、景观为一体的主题文化。打造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还要注意种植具有典型性的植物,打造特色小区植物景观,不同小区可以配置各具特色的植物。  2.6合理应用地被植物  正确配置地被植物不仅能够覆盖地表,提高小区植物的丰富性,而且还能够打造出一年四季不同的特色景观。在居住区内广泛普及地被植物,可以有效打

7、造出丰富多元的绿化植物和景观,提高绿化质量以及提升景观品位,更重要的是,它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出返璞归真的天然景观。  3结语4  综上所述,针对居住区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除了应该充分考虑城市人群住房的需求,还应该综合分析居住区的周边情况,使得植物景观能够与周边的建筑物、铺装、地貌等融合在一起。居住区植物景观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的人文气息,给人们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其同时对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很大作用,是城市环境的重要方面,整个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责任编辑荷初)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