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60078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基于模糊评判的聚合物驱试验井组筛选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模糊评判的聚合物驱试验井组筛选研究 摘要:针对渤海A油田水驱含水率上升过快的现状,计划实施聚合物驱开发;在大规模实施前,先导试验井组的筛选极为重要。研究采用模糊评判方法,针对三类(反九点法、五点法、加密五点法)共计8个井组进行定量计算,再经过7项指标定量考核,加密五点法的8号井组得分最高,推荐为先导试验井组。 关键词:模糊评判聚合物驱试验井组数值模拟 引言: 聚合物驱作为油田开发稳产和增产的重要手段[1-2],在我国的大庆、胜利、克拉玛依等主要油区都进行了矿场试验并取得巨大成功[3]。先导试验井组的筛选是聚驱方案效果的重要保证之一,在保障效果的同时
2、,可以较早的发现问题,为后续开展扩大井组及全面实施提供借鉴与指导。研究采用模糊评判方法[4],提供了定量计算结果,避免了凭借经验选取的不足之处。 1.油田概况 A油田生产储层中,Nm13、Nm23、Nm32、Nm41为主力层位,占全区总储量的70%,其中Nm13、Nm23属于底水油藏,粘度258mPaS,采用天然能量开发;Nm32、Nm41层属于边水油藏,粘度774mPaS,单独采用反九点注采井网开发,边部采用面积注水井网。目前整体采油速度1.0%,采出程度15.1%。根据聚合物驱关于粘度与边底水类型筛选标准,将Nm32和Nm41作为目地层。 2.先导试
3、验井组设计 为筛选最佳试验井组,设计了三种井网类型:反九点法2个、五点法2个、加密井网4个,共计8个井组。 8个井组方案中,九点法井网选取了受边水影响较小、井网相对完整的1号和2号井网方案;五点法井网选取了3号和4号方案;加密井网方案考虑到加密井的成本及剩余油分布情况,选取5、6、7、8号井网方案。各井组具体分布为:1号井组为:A4、B3、B20、B16,转注1口井,转抽1口井;2号井组为:A6、A22、B22、B8,转注2口井,转抽2口井;3号井组为:A13、B19、B11、B2,转注3口井,转注3口井;4号井组为:A18、B6、B17、B20;转注2口
4、井,转注2口井;5号井组为:B5、B14、B16、B7,新钻4口注水井,转抽2口井;6号井组为:A16、A8、A10、A18,新钻4口注水井,转抽2口井;7号井组为:A14、A22、B20、B10,新钻4口注水井,转抽1口井;8号井组为:A3、A8、A10、A2,新钻3口注水井,转注1口井。 3.井组聚合物驱计算 聚合物驱油参数设定如下:注采速度参照水驱历史拟合最后三个月的生产数据,转注井配注量依据井组注采平衡原则确定,聚合物驱段塞设计为三级段塞[5],第一段塞:2500ppm,0.15PV;第二段塞:1200ppm,0.10PV;第三段塞:600ppm,
5、0.60PV;后续水驱:0.60PV。各井组增油量、聚合物分布等参数结果见下表1和表2。4 根据各井组聚合物驱计算结果,统计并计算了各井组方案的聚合物费用、新井费用、油井转注费用及累计费用等(具体费用值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此文研究取值为:聚合物每吨2500元,新井每口3500万元,转注(抽)每口井300万元),具体见表3。 4.模糊评判筛选分析 先导试验井组的主要作用是验证聚合物驱技术对于A油田的有效性,同时可为后续扩大井组试验和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因此,先导试验井组筛选时,主要考虑以下方面指标:试验井组提供信息的质量、井组的封闭性和非均质性、现场
6、的可实施性、注聚时间、投资规模、经济性等方面考虑;各项指标所占权重可根据实际问题调整,在先导试验井组中,提供信息的质量、井组的封闭性所占权重最大,取值5,其余指标依次降低,经济性所占权重最小,取值1。 根据表1与表2中计算结果,对各井组方案的7项指标进行评价,单因素满分为10分,总分为230分。经过评价打分,No.8号井组得分最高,为154分;No.7井组得分次之。经过综合分析,No.8号井组位于区块边部,可降低对目前区块开发的影响程度,故选定No.8号井组(4注9采,五点法加密井网),综合评价最好。 5.结语 (1)研究提供了一套定量优化先导试验井组的
7、方法,改善了仅凭经验选取的局限。 (2)研究过程中定量分析了井组质量、封闭性、非均质性、现场可实施性、注入时间、投资规模、经济评价等七方面指标,最终优选出8号为试验井组。4 作者简介: 陈朝辉(1982-),男,开发工程师,2009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现从事油气田开发与提高采收率相关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上油田丛式井网整体加密及综合调整技术”(2011ZX05024-002)子课题“海上大井距多层合采稠油油藏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机理研究”(2011ZX05024-002-001)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