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54238
大小:11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8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4部分 作文 第2节 作文标题的拟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二节 作文标题的拟写古语云:“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灵的第一个交会点。作文标题拟得好,既能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又可以先声夺人,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高考阅卷实际来看,阅卷老师每天阅读了大量作文后一定会有疲倦感,而靓丽的标题能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从而为作文赚到印象分。高考作文评卷中,作文若是缺少题目则会被扣2分,但这其实不仅仅是2分
2、的问题,而是没有题目,文章会显得不完整,也会让阅卷老师对作文有一个不好的印象。这样一来,作文被扣的分数就会大大超过2分了。但是有些同学对此毫不重视,或随意把话题做标题;或拟题不准确,词不达意;或拟题落入俗套,毫无新意;或偏离材料,文不对题;或冗长呆板,甚至出现错别字和病句,令人大倒胃口……这样的标题自然是入不了阅卷老师的法眼的。综观高考满分作文的标题,记叙文的题目或直接点明记叙的对象,或交代记叙的事件,或引起人们注意;议论文的题目或直接点明论点,或交代议论范围,或令人深思警醒……真是百花齐放,各领风骚。一个词,一个短语,一句话均可入题。
3、有的题目注重拟题效果(或简洁切题,如2016年高考天津卷优秀作文的标题“我的阅读之旅”;或意蕴深邃,如2016年高考浙江卷优秀作文的标题“两个世界的碰撞与融合”;或点明中心,如2016年高考全国乙卷优秀作文的标题“奖惩的标准”;或引人遐思,如2016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的标题“无人处,赏西湖”等),有的题目注重拟题技巧(或意象组合,如2016年高考丙卷优秀作文的标题“规范·创新·分享”;或逆用常语,如2016年高考全国甲卷优秀作文的标题“我读故我醒”;或巧用各类符号,如2016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的标题“看他人≠他自己”;或彰显另类文体
4、,如2016年高考山东卷优秀作文的标题“打点你的行囊——致小刘的一封公开信”;或化用诗文名句,如2016年高考全国甲卷优秀作文的标题“腹有诗书气自华”;或妙用修辞,如2016年高考全国乙卷优秀作文的标题“‘巴掌’‘亲吻’需用对”)。综合分析各类高考考场佳作的标题,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好标题,必须是准确、切体(符合文体特点)、简明、醒目、新颖、有诗意的。行路漫漫,阅世茫茫2016·甘肃一考生课堂阅读固然遴选精华之作,但在寻章摘句的任务之下,美文难逃臂断肢残之祸,更何谈素质之养?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
5、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课外阅读诚然允我天地广博,但走马观花地翻阅之后,我辈难辨野鹜鸿鹄,又怎能谈得上素养之升?故在我看来,社会实践当是提高语文素养之不二法门。古谚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不论是放逐于林泉幽壑之间,抑或是机辩于处世判事之际,我们都能藉此让语文素养再上层楼。“行万里路”——忘情于万里迢遥
6、,于袅袅木叶间舞我生命蹁跹。“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在张潮眼中,山川风物竟都是造物者的墨渖淋漓。纵使天资聪颖、博通经史,但张潮并未让自己的书卷素养就此桎梏于半尺书案之上。“名走四海”岂不可成素养之宏大境界?负箧曳屣远泊天涯岂不可寻语文之宽阔天地?塞北戈壁辽夐,自有江南所缺的狂狷豪迈之气;滇黔偏僻荒徼,更添士族不晓的悲民悯农之意。如此踏遍山河万里,方能于满腔缣素文气之外更添挥洒文脉的潇洒一重。如若张潮仅安身于半亩方塘之中,《幽梦影》断然不会成为清言小品的又一高阶;若非亲身涉足穷乡僻壤之间,其字里行间的郁郁不平之气,何以冲出
7、山水烟霞的薰烟?可以说,没有亲身实践,不去千里求索,张潮其名,永远都只能是腐儒的一张呆滞面具,哪里晕得开半点“清初坊刻三大家”的高远心气?其语文之素养高界,哪里还能容他玩阅“一览众山小”!然而,再奇崛的风光都有朝一日云销雨霁,“行到水穷处”之后便免不了“深林人不知”的萧索。而孰不知人有万变,红男绿女的悲欢亦不逊于一场磅礴的史诗级大戏。其中深奥,足够玩味一生。“阅人无数”——游走于世情尘嚣,于知人论世时现我人情练达。“经验补读书之不足。”培根一言,着实点透语文修养之奥义。对渊博之人,诚如读百科全书,三言两语中,便可窥得大千世界之一隅;对风
8、雅之人,恰似览名人诗文,推杯换盏间,便可沐文气一缕;对谨饬之人,如若捧圣贤经传,举手投足间,即可感规矩方圆;对滑稽之人,则更像阅传奇小说,觥筹交错中,即可扫阴翳烟云。“人生的前四十年是学教科书,后四十年是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