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46186
大小:68.9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08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优秀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7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抹、磨”。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2.过程与方法:会朗诵、背诵三首古诗,会默写《望天门山》。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川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望天门山》一、导入新课1.屮国是诗的国度,古诗作为我国悠久文化的宝贵遗产,深受同学的喜欢,最近课余你又收集了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
2、,好吗?2.指名由学生自由背诵古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天门山》。板书课题。二、学习古诗1.对李白进行简要介绍。2.第一步:①谈谈你对李白的了解。②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教师点拨。第二步:①小组合作,利用字典、注释、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重点词:天门、楚江、中断、天(通)、至此回(在这里打转)②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③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大家解决(集体解决)。④抽学生说说本诗的意思。教师可做适当讲解。①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描绘的画面。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抽学生上黑板把
3、想到的画面画下來,结合画面讲述。第三步:①再用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能体会多少就体会多少,教师适当点拨)②交流。第四步:①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先自由读,再读给全班听。②背诵这首诗。三、学写生字1.学生自rti准备,为要求会写的4个生字组词,想给哪个字组就给哪个字组,能组几个就组几个。2.观察这些字在出字格的位置。3.老师指导书写并示范。4.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写,教师巡回指导。四、作业1・背诵本古诗。2.搜集、背诵李白的诗。板书设计:天门楚江望天门山
4、碧水青山孤帆断开回热爱祖国山河出来第二课时: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大家还记得吗?请大家一起背一背。2.这节课我们将去领略另一首古诗的迷人风光。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二、学习生字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古诗,在读的同时用铅笔勾出生字,多读几遍。2.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生字?(师出示生字卡片)3.独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最快。4.全班交流思考的结果。(说得好的教师给予表扬,同时重复强调,让生加深印象。)5.对生字进行扩词训练。三、学习古诗1.对苏轼进行简
5、要介绍。2.第一步:①谈谈你对苏轼的了解。②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教师点拨。第二步:①组合作,利用字典、注释、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重点词:澈滋、空蒙、奇、西子②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③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大家解决(集体解决)。④学生说说本诗的意思。教师可做适当讲解。⑤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描绘的画面。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抽学生上黑板把想到的画面画下来,结合画面讲述。第三步:①用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能体会多少就体会多少,教师适当点拨)②交流。第四
6、步:①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先自由读,再读给全班听。②背诵这首诗。四、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饮湖上初晴后雨西湖晴好雨奇第三课时:学习《望洞庭》一、复习导入1.复习已经学过的两首诗,请两个学生分别背诵。2.这节课我们将去领略另一首古诗的迷人风光。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二、学习生字1•请小朋友们白由读古诗,在读的同时用铅笔勾出生字,多读儿遍。2.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生字?(师出示生字卡片)3.独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最快。4.全班交流思考的结果。(说得好的教师给予表扬,同时重
7、复强调,让生加深印象。)5.对生字进行扩词训练。三、学习古诗1.对刘禹锡进行简要介绍。2.第一步:①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了解。②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教师点拨。第二步:①组合作,利用字典、注释、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重点词:两相和、镜未磨、白银盘、青螺②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③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捉出來大家解决(集体解决)。④学生说说本诗的意思。教师可做适当讲解。⑤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描绘的画面。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抽学生上黑板把想到的画面画下来,结合画而讲述。第三步:①用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
8、,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能体会多少就体会多少,教师适当点拨)①交流。第四步:①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先自由读,再读给全班听。②背诵这首诗。四、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望洞庭两相和镜未磨山光山水翠水色美一青螺(教学反思参考1)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与学生生活实际距离较远,而且农村的孩子能够真的去游览各种山水风景的可以说是几乎没有,没有亲身的经历很难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釆用了与图片、视频相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