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1340529

大小:266.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1-08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2019学年奋斗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重点班)一、选择题(24题,每题2分,共48分)1.家(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最可能是受到()A.古代禅让制的影响B.古代宗法制的影响C.古代分封制的影响D.传统美德的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宗法制强调血缘与宗族关系,结合材料“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可知,重视修订家谱是受到古代宗法制的影响,故B项正确;禅让制是贤

2、者胜任,与血缘关系无关,故排除A项;分封制是先秦的地方行政制度,对修家谱没有产生太大影响,故C项排除;传统美德也是受宗法制与宗法观念的影响,故D项排除。【点睛】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积极作用如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消极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2.秦末,反秦武装领袖楚怀王与诸将达成“怀王之约”,承认六国宗室的王位继承权;项羽杀楚怀王后,按照军

3、功进行分封,如将齐国分为胶东、齐和济北三国,引起六国宗室的不满并反叛项羽。材料表明A.军功在分封中起到了决定作用B.分封制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C.项羽背信弃义导致其最后失败D.贵族政治已被官僚政治取代【答案】B【解析】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由材料“承认六国宗室的王位继承权”和“将齐国分为胶东、齐和济北三国,引起六国宗室的不满并反叛项羽”说明分封制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故选B;分封中起到了决定作用是血缘,排除A;材料没有提到项羽的失败,排除C;秦朝推行郡县制标志贵族政治已被官僚政治取代,排除D。3.如下表主要反映出()A.

4、古代中国地方行政诡秘多变和反复无常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C.从秦朝到元朝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D.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答案】C【解析】【详解】表中主要反映从秦代到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演变,联系所学可知,这种趋势带来的影响是,中央权力不断得到加强,地方权力越来越被削弱。故答案为C项。A项中的“诡秘多变和反复无常”说法错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有规律可循,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D项中的“矛盾与困局”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4.“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

5、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元朝的行省制度D.明朝的内阁制度【答案】B【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它”的出现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与合理性,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联系所学可知,应当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故答案为B项。郡国并行制和元朝的行省制是地方行政制度,排除AC项;明朝内阁制形成后,丞相已被废除,不存在“相权过大威胁皇权”的情况,排除D项。点睛: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增

6、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最终集权于皇帝,保证了君权的独尊。5.下表为隋唐科举制发展简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隋代没有真正实行科举考试制度B.科举考试考题禁锢了读书人思想C.唐代科举成为当时唯一选官方式D.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逐渐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从隋朝到唐朝科举制度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方面不断发展的过程,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隋大业元年创立进士科,科举制度已经开始实行,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反映读书人思想被科举制禁锢,故B项错误;唐

7、代科举成为当时唯一选官方式的说法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6.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各项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进一步发展,土地制度发生变化B.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C.苏州出现“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的现象D.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中国在经济上处于近代前夜是指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计日受值”的雇佣现象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重要标志,C项正确;近代社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

8、时期,而ABD三项的内容都是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没有突破封建经济的范畴,并不涉及资本主义萌芽这种新的生产关系,故排除ABD。7.从汉武帝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断染儒风,最终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主要是由于,汉代儒学A.讲究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B.崇尚天人合一C.倡导大一统的政治伦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