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40180
大小:274.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1-08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季延中学2018年春高二年期末考试历史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共50分)1.1.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分封制受到冲击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是诸侯不在勤王,这表明了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此时还没有皇帝,故A项错误;贵族政治彻底瓦解是在北宋,故B项错误;宗法制是以
2、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法制,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思维逻辑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勤王不成”,这反映的实质是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严重冲击。2.2.近代有学者称:“‘封建社会’这个名词的正确定义,就是名义上在一个王室的统治下,而实际上土地权和政治权却被无限制的分割:每方土地上都有它的大大小小的世袭主人,支配着一切经济和政治上的权利,形成一种地主与附属土地的农奴的现象。”这种封建制度普遍推行的结果是( )A.削弱了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B.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C.初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D.导致了统一国家的分裂【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种封建制度是分封制,西周通
3、过分封制,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天子统治,使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C项正确。根据材料“每方土地上都有它的大大小小的世袭主人,支配着一切经济和政治上得权利”反映出地方贵族有政治经济特权,排除A。-27-根据材料“就是名义上在一个王室的统治下,而实际上土地权和政治权却被无限制的分割”可知分封制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排除B。分封制实行之初,巩固西周统治;后期随着血缘关系淡薄,诸侯坐大,形成割据争霸;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故排除D。3.3.有学者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其本身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
4、国家还保持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这反映出A.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B.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C.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D.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西周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实现了家国同构,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是宗法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故A项排除;秦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非沿袭了西周的宗法制,故B项排除;三公九卿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逐步确立的体现,与宗族观念无关,故C项排除;材料中“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体现秦朝和汉初政治制度还受到宗法制的影响,但秦汉也是君
5、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确立和发展阶段,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政治制度4.4.《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该思想强调A.官员和将领的选用应遵从宗法血缘关系B.选用人才应随时代发展进行适当的调整C.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选拔德才兼备之人D.文臣武将的选拔应该注重基层工作经验【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中可以看出,韩非子认为国君应该从基层选拔官吏,根据功劳来决定官员的爵位,故D项
6、正确;A项不符合韩非的选官标准,排除;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时代发展、人才选用的变化,材料只反映了此时的选拔标准,故B项不符合题意;C项属于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27-5.5.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评述中国古代历史说:“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之历史也。”又说:“我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封建社会之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切病痛尽在是矣。”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看,这一评述可以确认的是A.专制制度毫无进步可言B.君主专制导致政治腐败C.专制政治加速社会动荡D.专制政体缺失调节机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专制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创造辉煌灿烂
7、的中华文化、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等方面,在漫长的古代中国社会中都起到了相当的积极影响,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政体,由于“专制”的至高性和垄断性,导致政治的腐败一直是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常态,故B项正确;由于专制的存在,它经常是在相当的时间内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而非“加速了社会的动荡”,故C项错误;专制政体中,也一度存在诸如门下省、谏院等调节机构,虽然它们的效果一般比较软弱无力且到明清时期基本都名存实亡或荡然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