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3月月考 试题_11

高二历史3月月考 试题_11

ID:31318661

大小:11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8

高二历史3月月考 试题_11_第1页
高二历史3月月考 试题_11_第2页
高二历史3月月考 试题_11_第3页
高二历史3月月考 试题_11_第4页
高二历史3月月考 试题_1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3月月考 试题_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山东省垦利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生活准则。《礼记》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春秋时期,孔子却提出对民“以礼,(使民)有耻且格”。这反映了A.分封宗法制的延续B.传统周礼的瓦解C.家国体系的发展D.中央集权制的影响2.秦廷

2、有集议之制,例如始皇时议帝号、议封建、议刻石功德、议封禅。集议之制为两汉所继承。朝廷每逢大事,君臣集议。这一制度说明A.相权扩大威胁皇权。B.朝廷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C.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D.皇权尚不稳固3.汉高祖曾明约:非刘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这里的“功”是指A.嗣侯以待B.获得军功C.推举孝廉D.考取功名4.中国古代历代王室把天子的形象供奉在人世间的顶峰,学会了怎样把权力的缰绳集中在自己手中,保持一个统一的国家。古代皇帝为保持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有A.封建亲戚,定周礼B.用中朝,设刺史C.行推恩,置通判D.置行省,

3、废丞相5.费正清先生评价科举制时曾写道: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他们也认识了许多同僚,而且和他们的老师、考官、同榜生员以及同乡官员发生很多个人关系,还不说成帮结伙来贺喜吃酒的亲朋旧友。这意在说明A.高中科举非常荣耀B.相互学习提升素质C.结识人物易成士族D.相互关系易生腐败6.“中书置禁中,称政事堂,与枢密为两府。尚书、门下在外,不复与朝廷议论。”这指的是A.秦三公九卿制B.唐三省六部制C.宋二府三司制D.明废丞相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与之相制衡,但司礼监太监成了事实的宰相,甚至

4、是事实上的皇帝。明中期以后的的太监乱政比历史上任何朝代更加严重。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了A.君主集权加强B.皇权渐趋衰弱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C.中央集权体制破坏D.内阁取代六部8.“无特出之首长,亦无权向各部及各督、抚直接发布命令。不过为一御用机关,不得

5、目之为政一府中之最高枢机。”此文描述的是A.汉丞相B.唐中书省C.明内阁D.清军机处9.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盖外朝为尊,中朝为亲。以这一角度看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特点A.中央政府的自主权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起用身边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D.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10.宋代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属于差遣性质,所谓“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这一做法A.缓和了中央与地方对立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

6、制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11.明初建房、骑马乘轿,应根据其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各有所限制。嘉靖末年,逐渐发生了变化,“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千金者,金碧辉煌,高耸过倍,往往重檐兽脊如官衙然”。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A.等级限制受到冲击B.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C.专制制度日益衰落D.贫富差距的逐步缩小12.黄宗羲认为,国家法律起源于“公利”,即为了防止由于自私自利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坏而形成,这种“公利”属于社会全体成员。这说明黄宗羲A.反对个人利益B.主张人人平等C.反对专制皇权D.主张法治社会13、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邦

7、建国实现了以姬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材料说明西周分封制A、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B、摒弃了血缘宗法关系C、确立了官僚政治体制D、扩大了西周统治区域14、中国古代社会有“出妇之道”:女儿出嫁后,娘家的户口、土地、生活用品一律清除;不能继承娘家财产;改姓氏;不在传统伦理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中;若一个家族因罪连坐,嫁出去的姑娘也不必受牵连。导致上述现象的历史根源是A、重男轻女的社会传统B、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

8、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C、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D、束缚人性的三纲五常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