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辨析十法

文言虚词辨析十法

ID:31310980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文言虚词辨析十法_第1页
文言虚词辨析十法_第2页
文言虚词辨析十法_第3页
文言虚词辨析十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辨析十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言虚词辨析十法  《高考考试大纲》和《高中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生必须掌握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如能熟练掌握其用法,文言文阅读定可获得四两拨千斤之效。  一、看地位  虚词的地位不同,则意义和用法不同。如“而”表示并列、承接和递进关系各有特点,区别主要看前后部分的地位是否平等,位置可否颠倒。“地位”平等、位置可以颠倒的是并列关系,如“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地位”平等但位置不可颠倒的是承接关系,如“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而”;“地位”不平等且位置不可颠倒,后面部分比前面部分更进了一层,是递

2、进关系,如“以其求思之深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句中的“而”。  二、示作用  不同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在句中的作用也不同。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也相去甚远,作用也相差较大。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师说》),“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顷之,烟炎张天”,“之”是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  三、判位置  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如“焉”4放在句首一般作疑问代词,如“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放在句尾一

3、般作语气助词,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放在不及物动词后一般作兼词,如“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放在及物动词后一般作代词,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放在名词后一般作助词,如“有鱼焉,其广数千里”(《逍遥游》)。  四、明关系  关系不同,意义和用法也不同。如“而”用作连词时,连接的两部分大多是动词或动词短语,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同时出现,前一个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说明后一个“怎么样”时,这时“而”表示修饰关系,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4、);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出现有前有后,前一个不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不说明后一个“怎么样”,这时“而”表示承接关系,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五、析搭配  搭配不同,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如“以”既是介词,又是连词。表原因时,可译为“因为”,如果后面是分句,它就是连词,如“既得志,则纵情而傲物”(《谏太宗十思疏》);如果后面是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它就是介词,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辨意义4  有些虚词,词性相同,可在句中充当的成分不同。在

5、这种情况下,其意义的辨析就显得尤其重要。如“其”是第三人称代词,可作主语和定语:译为“他(她、它)的”或“他(她、它)们的”时,“其”作定语,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他(她、它)”或“他(她、它)们”时,“其”作主语,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七、察语境  如“其”用作副词时,可表示反诘、揣测、婉商、祈使等语气,至于具体表示哪种语气,还要视语境而定。“其”表反诘、揣测语气,一般放在句首,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其”表揣测语气;“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中的

6、“其”表反诘语气。“其”表婉商、祈使语气,一般放在主谓之间,如“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其”表婉商语气;“尔其毋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中的“其”表祈使语气。  八、分虚实  文言文中的大多数虚词都是实词虚化而来的,因此有些词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如“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以”,意为“认为”,是实词;“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以”,意为“用”,是虚词。  九、别词性  词性不同,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如“蜩与学鸠笑之”(《逍遥游》)中“与”是连词,译为:

7、和、同;“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中“与”是动词,译为:结交;“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中“与”是语气助词,表感叹或疑问语气,译为:呢。4  十、记殊微  文言虚词中的一些特殊现象,要特别注意。一是兼词,它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诸”放在句中等于“于之”,如“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放在句尾等于“于乎”,如“不识有诸”(《齐桓晋文之事》)。二是虚词连用。用在句首的,如“藉弟令毋斩”(《陈涉世家》),三个假设连词连用;用在句末的,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三个语

8、气助词连用。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连用,重点是最后一个。三是复音虚词。文言文中有些原为两个单音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变为一个双音虚词。如果以今译古就会错。如“吾祖死于是”(《捕蛇者说》)中的“于”是“在”的意思,“是”指“捕蛇这件差事”,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连词“于是”。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73450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