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06285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从教学到艺术的尝试 化学喷泉实验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教学到艺术的尝试化学喷泉实验教学设计 摘要:阅读了一些喷泉实验教学设计或改进的论文后,深觉问题并未得到从根本上的解决,经过总结以往文献存在以下问题......课时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氨气喷泉实验掌握氨气的部分理化性质,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氨气喷泉实验的设计思路与实验原理,提高从分析实验现象得到结论的能力。 关键词:伪探究;知识迁移;教学艺术原则;教学艺术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005-02 化学喷泉实验的相关知识出现在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硫酸、硝酸》第一课时,以氨气――水的喷泉实
2、验作为载体,以探究氨气的理化性质为目的。通过喷泉实验的实验现象使学生了解氨的性质(水溶液呈碱性、极易溶于水、挥发性等)。整体实验设计思路与原理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难度适中,学生容易接受。但是本节内容中对于喷泉实验的介绍不够全面,问题探讨也不够深入,而本节内容又属于重要考点,因此,加以扩展极具必要性。针对此种情况,许多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都加以论述,文章数量颇丰、种类繁多。但阅读了一些喷泉实验教学设计或改进的论文后,深觉上述问题并未得到从根本上的解决,经过总结以往文献存在以下问题。5 1、多以喷泉实验装置的改进、优化、美化为主要内容,一味的求新求异,忽略了学生的理解与接受水平与实验本身
3、的目的。造成课上效果好,课下学生复习困难,反馈效果差的效果。与化学教学艺术的基本原则相违背,后文将详细论述。 2、实验几乎全部为演示实验,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性。笔者通过反复实验,氨气的喷泉实验从实验的准备到操作对于实验者要求并不高,而且实验本身危险性不大。在课堂上完全可以给学生分组实验操作的机会,而在实践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也符合化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的理念。 3、缺乏思维延伸与知识迁移。氨气喷泉实验演示结束后,由于教材未再涉及化学喷泉的相关内容,许多教师便不再提及,把关于化学喷泉实验的问题放到习题中解决,遇到一道讲解一道,但这种方法的弊端在于知识传输不系统、逻辑性差。学生很难通过几
4、道习题就掌握关于化学喷泉实验的全部知识。关于解决此类问题的尝试方法详见后文关于多种教学思维共存的论述与附录教学设计。 4、伪探究思路明显,逃避验证性思维。氨气喷泉实验的目的在于探究氨气的相关性质,但在实际课堂讲授中学生往往只对实验现象感兴趣而对于探究目的不明确,许多教师为了响应新课标重视探究的理念依然把探究思维强加于学生,认为验证性思维是落后的,殊不知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实验本身的作用就是验证猜想的工具。一味的强调探究流程反而使课堂效率降低,学生对于实验本身关注度不够。 一、设计理念 1、在教学中体现化学教学艺术的基本特征5 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教学艺术的形象性,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
5、师应将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通过语言进行描述,方便学生分析实验,也能规范学生本身的化学语言。多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把不能再课堂上演示的实验放到屏幕上。比如对于药品与装置的知识迁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改进后的装置或者药品组合不可能全部的通过现场实验来进行效果的检验,对此可以收集一些其他种类化学喷泉实验的视频供学生观看,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而利用多种手法来辅助教学也是化学教学艺术综合性的体现。在实验过程中创造性也十分重要,创造可以是教师的也可以是学生的。比如笔者在课堂演示实验中就将教材中的装置进行改装,用医用注射器代替了胶头滴管,注射器的刻度使得学生更直观的
6、观察到教师向烧瓶中注入水的体积,使得实验从定性向定量的方向进步,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注入烧瓶中水的量使得更多的气体溶解到水中,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而对于教师而言由创造性派生出的即兴性也适用于该实验的演示,比如如果在准备过程中氨气不纯,可能导致喷泉无法正常引发,那么利用注射器可以直接抽出一些气体,人为的制造压强差,使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开始大量溶解进而引发喷泉,或者利用失败的演示实验直接引导学生分析失败原因等即兴应变能力是教师应该具备的。 2、在教学中遵循化学教学艺术的基本原则5 化学教学艺术的创造活动不是随心所欲,异想天开的。化学教学艺术以审美创造为核心,要求教师必须按照美的规律,遵循美
7、的法则进行化学教学艺术的创造。在这里以形势与内容相统一的原则为例,在问题一中提到现行文献多以喷泉实验装置的改进、优化、美化为主要内容,一味的求新求异,忽略了学生的理解与接受水平与实验本身的目的。这就使形势内容的不够统一,例如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演示效果一开始就搭建了一套复杂的实验装置,尽管可能成功率更高且实验效果更好,但对于刚刚接触喷泉实验的学生群体来说接受起来十分困难,更谈不上分析实验装置与现象进而得出结论了。对于喷泉实验,多样的演示形式可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