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 构建高效课堂

创设教学情境 构建高效课堂

ID:31305623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创设教学情境  构建高效课堂_第1页
创设教学情境  构建高效课堂_第2页
创设教学情境  构建高效课堂_第3页
创设教学情境  构建高效课堂_第4页
创设教学情境  构建高效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设教学情境 构建高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设教学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摘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探索求知创设合适的情境,重视知识的生成,从实际出发还原物理于现实生活,体现物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谈了物理教学中的情境设置,以期达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物理教学;情境创设;高效课堂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积极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处于注意力最集中、

2、思维活动最积极的状态,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物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这不仅反映在物理学习中有实验操作技能方面的要求,而且还反映在要运用物理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的一些问题。适宜、正确的情境创设切入就像撬起地球的支点一样,是整个物理教学的基础。新颖别致的高超导课艺术,必将会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欲罢不能,不得不听。整个教学气氛活跃,师生产生共鸣,也为学生探索新知、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平台。  一、温故知新5  温故知新就是采用复习提问的方法,通过建构学生已有的知识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

3、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转化,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经验和方法去联想和探索新知,同时教师应做好新知识的脚手架,使学生更顺利地接受理解新知,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次展开,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从而降低新知的难度,易激起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例如,在学习“远距离输电”这一内容时可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一台发电机的功率为5000kW,用它提供的10kV电压直接向外输电,假设输电线上的电阻为2Ω,那么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为500kW,占输出功率的10%,若全国发电量在输电线上都损失10%,那将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4、。这样使学生求知欲被激发,想到如何远距离输电,才能够节省能源,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师应趁势而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得出结论。  二、生活情境  新课标强调物理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物理活动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在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物理信息,在现实世界中物理被广泛地应用。因此在课堂上应巧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到物理问题就在自己的身边,物理原来是那么贴近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愿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例如,在学习“光

5、的折射”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透过老花镜看紧靠镜子的物体,跟原来比会有什么不同呢?透过装满水的杯子看插入杯子中的筷子会在分界处折弯,这又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学生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三、问题激疑5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围绕每一个教学目标创设一系列问题,构造认识冲突,使学生感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的欲望。例如,在学习“变阻器”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银光屏上的画面

6、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身边具有趣味的挑战性的问题激趣了学生求知欲和创新欲,打破了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式,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视频导入  在物理教学中,恰当地利用一些教具或多媒体设备,模拟一些我们在课堂上无法实现的微观结构等,使抽象的微观结构模型化、动态化、直观形象化。在这样的情境中设置问题,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也可提供生活实例,深化知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万有引力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时,可以播放“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录像剪辑,让学生感受飞船的发射、变

7、轨、运作、返回、着陆等,从而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为进一步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搭好平台,做好铺垫。  五、动手操作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也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物理实验可以使物理教学更加生动,更有吸引力,更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利用物理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1.利用课堂小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5  例如,在“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时,可设计拔河实验,让十几个学生拉紧一根绑在柱子上的绳子,教师只在学生与

8、柱子之间轻轻地拉一下绳子,所有的学生都被拉了过来。这是为什么呢?这种有悖常理的疑点,就会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2.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  物理实验有验证性实验和探索实验。验证性实验是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这种实验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