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02292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有效构建“问题导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有效构建“问题导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高中数学是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又是高考必考科目,教师如何抓住学科特点,有效构建“问题导学”模式,从而将学生置于问题之中,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数学能力的提升?我结合实践研究谈几点看法。 一、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有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中获得思维的启迪,但有些教师没有把握高中数学特点,在构建“问题导学”模式时存在不少问题。 1.重数量,轻质量。“问题导学”
2、在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能让学生的思维随着问题的解决得到锻炼,但有些教师刻意追求“问题”,从教材中提炼出大量数学问题,表面上学生的思维随着问题层层递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非常有限,如果要让学生认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教学任务根本完成不了。而且,由于问题太多,学生整节课下来思维高度紧张,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应付心理,有些问题质量也不高,一节课下来,学生反而不能获得能力提升。其实,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能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精而非多,如果设计的问题能让学生快速切入新课,突破学
3、习难点,学生的思维就能借助问题得到锻炼,并产生举一反三的效果。 2.忽视问题教学的反思。在“问题导学”4模式的课堂上,学生会围绕着问题展开学习、研讨、思考,当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大部分教师一笔带过,缺少对学生为什么会回答错误的反思,错过了这一宝贵的课堂“生成”资源,导致一些有价值的“错误”白白流失。 二、有效构建“问题导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模式在数学学习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师如何把握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问题”因素,借助问题让学生获得思维的拓展? 1.挖掘“问题”因素,引
4、发探究欲望。高中数学是一门理科,创设“问题导学”模式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问题”因素,精心设计导学方案,让学生有效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导学”模式既可以让教师设计问题,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如在学习《正弦函数图像的对称性》一课时,如何让学生掌握正弦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及其代数表示形式,理解诱导公式的几何意义,体会正弦函数的对称性?如何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课件展示大自然中丰富多彩的对称图案,并趁机复习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
5、称图形的有关概念。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借助图形计算器自主研究正弦函数图像的对称性,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师生一起探究正弦曲线的轴对称性质,学生对正弦曲线的轴对称性质有了初步了解之后,课堂教学进入第二环节:抽象概括――探索正弦曲线的其他对称轴。在第二环节,教师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设计了两个问题情景:1.正弦曲线还有其他对称轴吗?有多少条对称轴?对称轴方程形式有什么特点?2.能用等式表示“正弦曲线关于直线(Z)对称”4吗?这两个问题对于学生理解正弦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及其代数表示形式有着重要的点拨作用,使
6、学生的思维由第一环节的动作操作进入第二环节的抽象概括,从而让课堂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实现。 2.找准思维切入点,巧妙设计问题。想要克服“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教学,需要教师挖掘教材中能引发学生思维冲突点,以问题为切入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如在学习《球的体积和表面积》时,要让学生通过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进行推导,了解推导过程中所用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即“分割――求和――化为准确和”。本课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推导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运用的基本思想方法,难点是在操作过程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教师如何设计问题
7、,让学生有效地参与本节课的推导过程?首先,教师借助问题:“球,它没底面,也不能像柱体、锥体和台体那样展开转化成平面图形,你能用什么方法求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当学生的探究激情被激发后,教师再抛出问题:球的大小是否与球的半径有关,如何用球半径表示球的体积和表面积?这个问题能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分割――求和――化为准确和”推导过程中有个好的切入点。 3.重视“问题导学”反思。在实施“问题导学”模式的课堂上,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及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答案,并不断对“问题导学”4模式进行反思。反思既
8、包括对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有效性的反思,还包括学生回答错误的反思。其实,有些错误的答案能给学生留下更多探究的空间,甚至能为正确回答带来启发,如果教师能抓住其中一些错误的回答进行深入探究,学生就能从错误中发现数学知识。对错误答案的反思并不是让教师整节课围绕错误答案展开探究,而是抓住适当的错误放大让学生进行探讨,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总之,要建构有效的“问题导学”课堂模式,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挖掘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点,借助问题激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